三国时期是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为什么说它特殊呢?因为它是一个大乱世;可能会有人说,大乱世就很特殊吗?历史上经历的大乱世虽然不多,但好歹也还有几个吧,比如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那为什么说三国特殊呢?

因为三国是诸多乱世中,唯一没有受到外敌入侵的乱世;可能会有人反驳,没问题,我们来看一下,春秋战国时期强吧,但秦国依然受到义渠的威胁,赵国及燕国则受到匈奴胡人的威胁,万里长城的修建就是为了防备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南北朝就不用多说了,南朝偏安一隅,北方中原大地成了各外族的跑马场;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更是直接把幽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人。总之,自华夏文明诞生以来,神州大地长期受到各外族的威胁,和平时期,这些外族还收敛一点,乱世之时,这些外族就来大肆劫掠了。

为何三国时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三国时期也有,不过都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在官渡之战后,曹操迅速攻灭袁绍,袁绍和乌桓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投奔了乌桓;曹操在攻灭高干,平定并州后,为了肃清袁氏残余势力,也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问题,决定远征乌桓。

乌桓是当时草原新崛起的游牧民族势力,实力还在鲜卑族之上;这乌桓靠着和袁绍的关系密切,屡次侵扰边境,掳掠人口财物,这让曹操痛恨不已。所以曹操不顾劝阻,尽起大军北上讨伐乌桓,兵锋直指乌桓老巢柳城。

由于曹操是出奇兵,历经艰辛,从乌桓人想象不到的时间,想象不到的方向行军,所以乌桓一直没有发现,等发现时,曹操的先锋部队距离柳城已经不足二百里;这曹操大军的先锋大将就是张辽,这张辽率领先锋部队在白狼山这个地方与乌桓主力交战。

也不知是虎豹骑太凶悍,还是张辽能力太强,亦或是乌桓太弱(这是不可能的,乌桓突骑可是历史上有名的骑兵部队),总之,张辽在此战中不仅击破了乌桓军队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曹操大军趁机掩杀,此战,胡、汉降者二十余万。

而当时鲜卑人就在远处观战,直接被曹魏的战斗力给吓住了,战后立马过来求和。虽然之后乌桓和鲜卑屡屡反叛,但从未成功,而且乌桓的崛起之势还被曹魏直接截住了,乌桓男子尽数充军,编为乌桓突骑,成为曹魏手中的一支王牌骑兵部队。

至于余下的羌族、氐族之类的,曹魏不去打他们就不错了,高句丽也被曹魏给灭了;总之吧,在曹魏统治时期,整个北方的诸多外族,莫不臣服于曹魏强大的铁骑威慑之下。

除了曹魏外,蜀汉和东吴也没闲着,蜀汉最有名的就是诸葛亮平南蛮,这是历史上的真事,只是没“七擒七纵”那么玄乎,不过南蛮首领孟获也的确是臣服了蜀汉,蜀汉开疆拓土千里,这也算是诸葛亮在历史上的一大功绩了,可是称赞诸葛亮开疆拓土功绩的人似乎很少。

东吴北面是曹魏,西部是蜀汉,南部的交州已经归附,再往南就是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可以说是处于原始时期的东南亚了,开拓的意义;所以东吴的功绩不如曹魏和蜀汉,但东吴平定内部的夷人也算是大功一件,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安定和谐。

总的来说,曹魏、蜀汉和东吴各有贡献,在他们的强大军事力量面前,那些看似强大的外族,简直就不堪一击。那为什么三国时期的战斗力会这么强呢?这还是和社会风气有关,三国时期应该是华夏历史上最尚武的一段时期之一,可以与战国、汉武帝、唐初以及明初时期相比了。

纵观历史,但凡华夏尚武之时,那些外族的结局只有三个,一是臣服,而后被慢慢同化,二是被灭族,三是远遁。可惜这样的时期并不多,因为大多数王朝统治者更倾向于文治,削弱尚武之风,比如晋朝、唐后期、南北宋、明朝中后期等等,这样的结局往往是内部比较安稳,但外部受辱;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却很难做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