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春,朝廷强征河工17万修河堤。几个河工无意间在河道下挖出了一个独眼石人,背部还刻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于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一个叫韩山童的白莲教法师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五月初,韩山童、刘福通等人杀白马黑牛以祭天地,宣称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还聚众3000余人起义反元,豪气冲天地立誓:“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抛开种种情感因素,这件事情显然是一个阴谋。所谓的“石人”,显然是韩、刘二人事先准备的。据史料记载,至正十年(1350年)时,关于石人事件的童谣就早已传得沸沸扬扬,而炮制这么个事件,无非是农民起义的老把戏正名。
不管怎么说,元末农民起义算是风起云涌地展开了。“当是时,元政不纲,盗贼四起。刘福通奉韩山童假宋后起于颍,徐寿辉起于蓟,李二、彭大、赵均田起于徐,众各数万,并置将帅,杀吏,侵略郡县,而方国珍已先起海上。他盗拥兵据地,寇掠甚重。天下大乱。”(《明史·太祖本纪》)在很短的时间内,各地群雄并起。
此时的朱元璋在干什么呢?
经过三年的流浪,朱元璋重新回到了皇觉寺,做起了吃斋念佛的和尚。种种迹象表明,这时候的朱元璋并没有参加起义军的意图。小编认为此时的朱元璋只想踏踏实实过日子,“二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这对于他来说就是幸福的生活,他根本就不想参与造反的事情。
此时的朱元璋也处在矛盾之中,恰巧这时候的一封书信打破了他的沉默,使他彻底走向了反叛元朝的道路。
写这封信的不是别人就是他儿时的兄弟汤和,信中大概意思就是:他在义军郭子兴处当上了千总,而且好吃好喝的,赶紧来吧,我们共图富贵。然而朱元璋看到信后匆匆烧掉了,因为他认为这是掉脑袋的事情,自己不愿去做。可是他的师兄告诉他信的事情已经被知道了,有人要去告发他。
朱元璋考虑到不去参加义军必死,去参加结果可能大不相同,因此去投奔他的好兄弟汤和。在义军中他逐渐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及洞察一切的能力,后来各种反元势力都相继称王的时候他去虎拒应天,坐观天下局势,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
在元末群雄并起的时代,朱元璋继续蛰伏的选择极为聪明。翻开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在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中,那些行动最早、呼声最高、实力最强的往往都是死得最惨的。秦末的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何等意气风发,结果不到半年的时间,两人先后被杀。又如唐末的黄巢,一句“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样豪情万丈,但也逃不出兵败身亡的结局。
拿元末来说,起义最早、人气和呼声极高的韩、刘二人显然无法成功,小编认为有两点原因:
其一,虽然元朝已是大厦将倾,然而一个王朝的积淀不容小觑,面对这些义军,元帝国总是要做一番拼死挣扎,矛头自然指向人气最高的韩、刘军。韩、刘必将承受旧势力的疯狂反扑,自身尚且难保,何谈积蓄力量、发展壮大?
其二,元朝之亡虽属必然,但并起的群雄所盼望的是“逐鹿天下”的局面;韩、刘声势太盛,必然被各地群雄视为最大竞争者,难免遭到各地诸侯的群起而攻。
朱元璋很有见识,数年的流浪生涯,朱元璋的足迹遍布光、固、汝、颍诸州,对淮西一带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有了深刻的了解。
《御制皇陵碑》一文我们就可以看出,朱元璋还是有些文采、有一定文化的。在皇觉寺蛰伏期间,朱元璋发奋读书,广泛涉猎各类书籍。而年少时的苦难经历,更是铸就了他坚毅、果敢的性格,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后来朱元璋称雄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小编认为这有夸大的成分,朱元璋参加义军绝对不是为了还天下苍生一个盛世王朝,而是为了吃饱饭,而是为了躲避杀头的灾祸,然而在后来的队伍逐渐壮大及手下谋士的建议下逐渐有了这个远大的思想报负。就和我们常说的人类的欲望一样,是一点点逐渐成长起来的,朱元璋也是一样,站在不一样的高度,自身的欲望也是不一样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