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有云“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规律。当先贤古人对大自然的理解还没有那么深入的情况下,这一切冥冥之中的主使会被定义为“天道”。或许就是暗合了天道,以“老窖池,木酒海,老工艺”而闻名于世的“烟台古酿”一枝独秀,在烟台市芝罘区繁华的都市氛围中,只楚路49号的一壶醇香老酒,已傲然温暖了近百年的岁月。

历史洪流,滚滚佳酿

喜欢“烟台古酿”,就会喜欢她的前世今生。最初的故事,可以一直追溯到秦始皇的时代。传言公元前210年,也就是秦始皇将崩之年,在丞相李斯的陪同下,开始了寻仙问药之旅。《史记》中就曾记录“十月癸丑,始皇出游… …至荣成山,弗见,至芝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自以为寻得灵丹妙药的始皇帝在“仙山之侧”开始大摆宴席。无奈此时随同始皇帝东巡的御酒已经所剩无几,于是随侍之人只能用芝罘当地美酒供帝王享用,不料秦始皇一饮便觉唇齿生香,盛赞此乃“三仙恩赐”,于是便有了烟台美酒醉美的渊源。

而似乎因着古代帝王 “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情结存在,在始皇帝故去百余年后,迎来了新一轮的天下大治。昔少年胶东王刘彻登基,是为汉武帝。其一生政绩自然不必多说,但其晚年迷信仙术、错信巫蛊,致使生灵涂炭,血缘将崩,也是不争的事实。传言汉武帝晚年迷信长生不老之术,谴术士李少君前往寻找不死仙药,李少君追随始皇东巡的足迹来到胶东芝罘岛,见岛上有一“神将庙”,中有一白发老者道,需以庙中千年灵芝酿成美酒,喝了能长生不死,但须汉武帝亲往才能求得千年灵芝。汉武帝闻之大惊,一心求得灵丹妙药的他亲自前往“神将庙”祭祀,后又跟随老者来到远处山顶,眺望整座芝罘岛。不曾想,须臾之间,此岛化作“灵芝”形状,宛若一只千年灵芝浮在海上,见之大喜的汉武帝随即令白发老者在岛上取水、取粮酿酒进贡,并留下亲军监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者将炼丹之术融入当地酿酒之法,经九九八十一天酿成美酒。因当地储酒器陶缸材质易碎,不便长途运输,白发老者用上好柞木制成柜形,并在柜内涂上炼丹专用的鹿血、贴上软桑皮,如此反复,将进贡之酒装入柜内,不洒不漏,谓之“酒海”。美酒运到长安,汉武帝尝后顿感神清气爽,赞曰“天赐神酿”。原来经过数百天的运输颠簸,白酒在柜中经桑皮、鹿血浸润,已经与其中的活性物质产生反应,酒中的芳香物质及活性物质得以释放,酒的品质与酒香远远超过陶缸储酒。凡此种种,汉武帝龙颜大悦,随即下令将此酿酒之方收于皇宫当中,为皇家所用。

光阴流转,时间来到明朝末年,及至崇祯登基,大明朝颓势已显。崇祯皇帝虽勤勉之至,终不敌江河日下、夕阳光景。时任太子太傅范复粹蒙太子信任,得汉武帝时期传承的古酿秘方,眼见大明气数已尽,携所获秘方,归隐山东烟台,不再出仕。其在家中按方酿酒,果得美味,后范复粹离世,秘方不知所踪。只有昔日酿酒坊中之人,根据酿酒、储酒过程,回忆、记录、保存概方并代代传承至今,实属不易。

传世技艺,古曲飘香

穿越古今,香飘万年。现在,正宗的“烟台古酿”以“老人文,老厂区,老窖池,老师傅,老工艺,老酒海,老陈酒——七大特色闻名于世,尤以“老窖池,木酒海,老工艺”蜚声海内外。

近乎百年前那个特殊的时期,许多爱国华侨在山东烟台投资设厂,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吹响了爱国号角,“烟台古酿”的前身“渤海烧锅”应运而生;历经一个甲子洗礼的“烟台古酿”老窖池,藏五行、蕴三才,置身其中,颇有飘飘欲仙之感;别具一格的木酒海储酒,缓辛促醇,独特的酒海陈香、提亮酒色;基于纯粮固态白酒古老技艺,传承古法古酿,延续独特的味道以及生命力,以特有的双轮底发酵,酿造出酱浓兼具、诸味俱陈的地方名酒,可谓稍领风骚,独树一帜。

可以说,一曲酒香绵延至今,固然靠的是传承与口碑,其中蕴含更多的是不为外人多道的精髓。“烟台古酿”之“水”,取自烟台的洁净水源,琼浆玉液、天成所致;“烟台古酿”之“粮”乃优质五粮,荟萃精华、香醇亘古幽美;“烟台古酿”之“藏”乃枕“海”封藏,历史悠久的酒海,养古酿酒独特之韵,酒味协调柔顺,酒体清亮润泽;“烟台古酿”之“曲”乃胶东原曲,高温特制大曲,酿得酒香馥郁,饮则绵甜醇厚。更值得一提的是,“烟台古酿”之“窖”乃是少有的泥窖,是始建于1965年的胶东第一窖池,酒之髓,在于窖,窖之贵,在于老。古酿有一老,便是得一宝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烟台古酿醇厚绵香还得益于传统储酒容器—木酒海,以此储藏原酒,故能藏之愈深,历久弥香。基于于传承中的木酒海的原理,而如今的木酒海不断科技创新,以此储酒,原酒入海,酒体与酒海相互交融,使酒体陈年老熟,醇厚丰满,香味协调,回味悠长。木香酒香芬芳了齿颊,赋予了烟台古酿独特的口感和一份时光的味道。有幸啜一口木酒海原浆老白酒,方能体会其神奇与精髓,深深慨叹:此酒只应天上有,人间烟台方得闻。木酒海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只有储酒,不渗不透,诸如储水等,是盛不住的,其科学原理,我们不必探究,若能现场小试,个中乐趣,也值得一众好酒之人畅饮一杯了。

“烟台古酿”的老工艺源远流长,久经考验。从传说中走来,在现实中辉煌。1954年,为提高山东省酿酒技术和工艺水平,省人民政府工业厅烟酒工业管理局派工作组驻进了烟台酿酒厂和威海酿酒厂,以总结和推广酿酒先进经验;1955年3月至6月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工业部召集13省(市)的酿酒技术工人和干部一百多人,根据山东省1954 年总结的烟、威酿酒厂的酿酒先进经验,在烟台酿酒厂试点并总结出“烟台酿酒操作法”。其操作要点是“低温发酵,定温蒸烧,黄曲加酒母”。经全国酿酒专家鉴定,认为是切实可行的操作法。

1955 年 11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工业部、轻工业部、商业部等联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届酿酒工业会议,会上通过了“烟台酿酒操作法”。四个月后,《烟台酿酒操作法》出版发行,正式结束了全国白酒酿制行业没有技术理论书籍的落后局面,使全国酿酒行业从靠原始的经验积累和靠手摸、眼看的落后状态中解脱出来,开始以科学的态度、方法来研究生产和指导生产。

1963 年 3 月,为了进一步总结烟台酿酒厂的经验,针对工业原料复杂、设备简陋、受气温变化影响等特点予以鉴定和综合条理化起见,国家轻工业部食品工业局组织了山东、河北、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湖北、陕西等 9 省的有关同志,在烟台酿酒厂历经 40 天完成了《烟台酿酒操作法》的修订工作并将其改名为《烟台酿制白酒操作法》。其基本精神是“麸曲、酒母合理配料、低温入窖、定温蒸烧”。《烟台酿酒操作法》修订以后,在本厂又进行了 3 排试验,原料淀粉利用率平均达到 82.24%,而按原操作法操作原料的淀粉利用率是 78.83%。

可以说,除了酿酒所需的“硬件”,“烟台古酿”更随着时间的推移,挖掘打造出一批独特的酿酒工艺和制作之法。尤其是著名的“烟台酿酒操作法”被整个白酒酿造行业称之为“白酒生产大法”,对中国白酒工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匠心独运,历久弥坚

使命彰显责任,匠心成就未来。

尽管在“烟台古酿”的故事里,传说为其镀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但是真正让这古曲飘香、成为传世经典的,是独特的酿造技艺、代代传承的匠人精神,这也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信息更迭速度不断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甚至超出人们想象的今天,“烟台古酿”始终保持其独有魅力的精髓所在。这份精神从最初的古酒坊,到如今遍地林立的制酒、酿酒企业,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古酿人”的选择,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

成立于1930年的山东烟台酿酒有限公司,发展至今已近百年。在酒文化底蕴深厚的山东烟台,“烟台古酿”不仅是历史烽烟的见证者,更是酒文化的传承者和颂扬者,其凭借精湛的酿酒工艺、彰显民族特色的产品开发和设计,在不断发展建设、延续壮大产业的同时,更坚守“支持公益,回报社会”的理念,不断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史料记载,“烟台古酿”创始人林少庭凭发展胶东酿酒事业的一腔热血,筹集银元 13000 元,购置了当时最先进的酿酒设备,在烟台市南洪街三仙胡同建立了胶东第一个白酒厂——渤海烧锅,而这也就是烟台酿酒有限公司的前身。1945年8月,烟台正式解放,同年10月,渤海烧锅被人民政府接管,正式更名为“振泰酒厂”,也成为烟台市的第一批国营企业。新中国成立伊始,“振泰酒厂”更名为烟台总酒厂;一年后,烟台总酒厂撤销,其分厂——烟台酒厂,改称烟台酿酒厂,主要生产白酒和黄酒。1955年至60年代,烟台酿酒厂连获殊荣,先后9次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6次被评为国家级先进集体,被誉为我国酿酒行业的一面旗帜。现在,如果有时间走进“烟台古酿”酒道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和中国轻工业部全国委员会授予的“一面红旗”还是那么耀眼夺目。

在此后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经过几代人的潜心研究、努力探索,“烟台古酿”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传承优秀传统白酒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生产出烟台古酿、胶东、雅士干烈等多系列几百个品种,先后获评“烟台市食品卫生信得过产品”、“烟台市地方名酒”、“烟台市消费者喜爱信赖品牌”、“山东省消费者十大放心品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省创新品牌”和“山东历史文化名酒”;连续获得29届、30届、31届布鲁塞尔世界酒类博览会金奖;先后于2000年、2001年、2003年、2007年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国家质检局出口产品卫生注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省级C标志认证——扎实的技艺和深厚的酿造功底,不仅让“烟台古酿”化身成为山东烟台地方产业的明星品牌,也走出一条沧海横流,方显本色的“英雄”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不断扩大本土销售的基础上,“烟台古酿”更坚定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决心。因为“古酿人”始终相信,属于“烟台古酿”的文化不应该仅仅造福于国人,也应该带给那些认可华夏历史、尊重中华文化、更热爱中国古典酒文化的外国友人。今时今日,山东烟台酿酒有限公司的产品已经远销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并且份额逐年上升,更是成为韩国人餐桌酒桌上的必需品。相信,以后的日子里,在董事长蒋永胜的引导和带领下,“烟台古酿”将继续行走在恪工艺、守传承的道路上,于变局中育新局,有遵循、抓突破,让“烟台古酿”这壶地方老酒,醇香烟台,温暖中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历史的烽烟中,人的面庞会逐渐老去,古老的建筑会渐渐沦为遗迹,平凡人的故事最终会浓缩在一点一笔的文字当中,成为后世人猜测和遥想的符号。但是那种典藏、那种气息、那种镌刻在岁月时光里的滋味,会和古老民族的文字和历史一般代代传承下去,成为不朽的经典。或许在未来,其还将有新的形象、新的外观,也会被世人赋予新的解读,但是其文化内核、精神内核不会变,其潜在的匠人精神不会变。

“烟台古酿”,百年老浆。还原古法白酒真味,初闻优雅复合香,慢咂醇厚原味现,中衔微芝香,后味幽雅陈,空杯留香久。这壶老酒,醇香且厚重,温暖人世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于云福,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散文学会副秘书长,烟台市文艺评论家协理事,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莱山区政协委员。在《人民日报·人民号》《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作家年鉴》(2017—2018)《今日诗界》《山东教育报》《当代散文》《西部散文》《草根文学》《北方文学》《烟台日报》《诗海听涛文苑》等各级报刊平台发表散文、诗歌、文评等作品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