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线上发布了一项多中心临床随访研究,披露了上海本轮疫情33816名“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的临床数据情况。本次研究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市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应急响应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共同合作完成。
事实上,从原始毒株到如今全球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的感染特性、传染性已发生较大改变,详细地了解如今的“对手”,为后续的防疫策略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也为今后防疫带来了4点启示。
启示一:奥密克戎变异株毒力下降,引起的症状更轻
2022年3月1日至6月4日期间,上海本轮新冠疫情累计报告本土奥密克戎感染病例626863例。不过,本次研究选取了其中33816名非重症感染者,他们没有基础疾病,或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
风险组和非风险组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相当,分别为76.2%和78.6%。对于所有轻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和咳痰(19.0%),其次是疲劳(5.2%)。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4%的轻症患者出现发烧,轻症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7天。所有感染者核酸转阴天数平均为6天,影响康复时间的因素包括基础疾病情况、疫苗接种程度和年龄等。观察过程中,没有病例出现器官衰竭,普遍存在的是轻症患者中的上呼吸道症状。
启示二:新冠病毒的威胁并未完全消除,风险人群仍面临较大威胁
在33816名感染者中,有22名患者发展为重/危重症感染。高血压是22名重/危重症感染者主要的基础疾病(31.8%),同时他们的年龄相对较大(75.8±10.7),一半以上的人未接种新冠疫苗。
虽然肺炎比例不高,且多集中在风险人群,但新冠病毒的威胁并未完全消除,风险人群仍面临较大程度的健康威胁。而传播力上升导致的绝对感染人数增加,也使得非风险人群并非“绝对安全”。
启示三:接种疫苗、无基础疾病,是防止发展成重症的重要因素
此次研究中的肺炎病例,还有11.1%小于40岁,而在这些年轻的肺炎患者中,72.7%没有基础疾病,且只有1人未接种疫苗。研究称,这表明年轻、接种疫苗、没有潜在疾病,是防止感染发展成严重疾病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并不能提供100%的肺炎保护。
同时研究建议对某些奥密克戎感染人群进行CT肺部筛查,可以在早期识别,并及早治疗,这样可能会进一步降低严重疾病进展的风险。
启示四:未来防疫,要把医疗资源在脆弱人群中精准聚焦
相关专家表示,如果我们对脆弱人群(高龄、患有基础疾病、未接种疫苗等)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疫苗的充分覆盖、在流行期对脆弱人群的特殊保护做到位、以及争取脆弱人群在感染后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药物治疗等,就有可能显著地持续降低脆弱人群的重症率与病死率。
而且把医疗资源在脆弱人群中充分精准聚焦,同时给非脆弱人群适度的基础医疗支持,医疗资源的充沛度就会大幅度得以优化和提升,非新冠疾病的诊疗也不会因为新冠暴发而被挤兑。
来源:健康报
医师周刊综合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