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乌克兰是欧洲的大粮仓,二国开战引起了世界粮食紧张,致使粮价不断攀升,而这个时间正值我国麦收时节,几乎每天打开电视都可以看到农机在麦田里劳作的场面,看着大片的金黄的麦子棵粒归仓,人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2021年,中国小麦产量为1.37亿吨,居全世界第一,据悉今年小麦产量与去年不相上下,又是一个丰收年。当下全世界正被步步走高的粮价困扰之时,这个丰收的场景更是让西方红了眼,有西方媒体喊话中国,让我们开仓放粮。让我们开仓放粮?那我们挨饿的时候他们能给我们送来粮食么?他们只看到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小麦产量也是世界第一,但他们没看到的是我国是人口大国,小麦是主要的食物。小麦是我们的主要战略物资,不可能你说放粮我就放。
1、
我国是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吃饭是个大问题,粮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主要战略物资。我国农村从斗地主分田地开始,到改革开放时期联产承包制,再到后来的取消农业税,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让十四亿人吃饱吃好。党中央决定从2015年开始脱贫攻坚 , 到了2021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几十年来所有的努力换来了今天农业生产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在1957年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根据不同的地区规定了粮食亩产四百斤、五百斤、八百斤三个指标。到了文革期间这三个指标被形象的比喻为;上纲要、跨黄河、过长江。你可能觉得亩产四百斤就上钢要是不是太少了?八百斤就到头了那也不算多吧?但是在当年实现这几个目标还是挺难的。我当年响应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去农村插队,是当年农村生活的亲历者。我插队的那个地方是现在的内蒙兴安盟索伦公社下面的一个生产队,这个小队有五十几户人家,而土地有八十三垧之多,土地多到种不过来。最好的地是种谷子这是要留给自己吃的,种的最认真的地是大豆,是真正的点种;小麦和玉米是要交公粮的,但这地种的太不认真。头年的玉米地,甚至玉米茬子还没打掉,(一般情况下要打掉运回去可以当柴火烧的)就开始滤粪也就是把沤的粪撒到垄沟里,忙的时候就用铁锹四外一扬,再把玉米种子也这么一扬,最后用牛拉犁杖一扣垄就完成了。铲头遍地时要间苗,苗间隔不能太密,多余的要铲掉。地要锄三遍,每锄完地都要用犁杖趟一遍。地锄了三遍就挂锄等秋收了。这就是种玉米的全部流程,中间不浇水施肥,播种撒的肥也只是用草沤的,里面没有人类或是牲畜粪,你觉得这样的地能收成几何呢?玉米亩产二百斤左右,而小麦的亩产只能比玉米更少。所以说当时完成纲要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现在的小麦亩产早已轻轻松松一千斤以上了。亩产上千斤那在文革时期那就是放卫星了。那时的地都是生产队的,社员敲钟上班挣工分,秋后卖粮按工分分钱。但是,亩产低交了公粮之后就没有什么余粮可卖了,交公粮不是收购公粮,是没有收入的,实际情况是分不到多少钱。收成不好时交了公粮自己就没有吃的了,还得吃返销粮。农民种地没有积极性。一九八二年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过确权合理流转,同时取消了农业税,这一系列的措施大大的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终于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
过去一提到小麦丰收了,眼前马上就会浮现这样一种场面,大群大群的人涌向田间,人们头上戴草帽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手中挥舞镰刀,项着烈日收割小麦。现在这种场面完全被机械化收割替代了,田里看不见几个人,只有收割机来回往返忙碌着。这使我想起了“康拜因”。“康拜因”当年美国人发明的联合收割机,从收割到脱粒一气呵成。在六七十年代这个机器还是很少见的。小时去部队农场学农,就是在“康拜因”收割完的地里拾麦穗。这个收割机很庞大有二三层楼那么高,当时只觉着好先进啊!我们要是有这个机器那真是要省好多人力物力。
收割小麦是农村的大事也是件力气活,一般是三人一组每人二根垄。中间的人是开垄的也叫打头的,他负责开趟子放腰子,也就是先行一步放好腰子,所谓“腰子”就是用来捆扎割下来了小麦“绳子”。第二个跟着把自己的二垄麦子割下来放到腰子上;第三个人也是把割下的麦子放到腰子上然后再捆好码起来。一般来讲中间的人是很强的,如果后面的人忙不过来,他可以二边帮忙。中间的人弱一些。这活干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一个麦收下来人得脱层皮。由于南北麦收季节有先后,就有一群人每到麦收季节就要出来帮人收麦子。这伙人叫“麦客”。背着行李卷拿着镰刀,走半个中国去帮人收麦子。还有一群人是帮人收绵花的叫“摘花工”。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这二伙人基本上见不到了。
看着电视上收割机麦收的场面,觉得我们的收割机要比“康拜因”小巧的多,收割的速度也很快。我们的收割机可以象汽车一样赶路,而“康拜因”走的就很慢,长距离跋涉需要拖拉机拽着。当然这已经不是同时代的产物了,只能是越来越好。
3、
六十年代毛泽东就机械化等问题提出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为我国农业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当时还没有智能化这个概念,现在要加上了。
二十几年前开亚运会时,引进了一些特菜,有一种彩椒好看又好吃,说是以色列产的也不知真假,以色列地处中东一带尽是沙漠怎么会有那么多地种菜,它还是农业出口国,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一半以上的人从事农业自己能吃饱还是个问题,哪还有能力出口呢?有人告诉说,以色列人家是计算机种菜,温度、浇水、施肥都由计算机控制。还有欧州人家吃的黄瓜都是带档案的,整个生长过程也都是由计算计控制的。当时听着真新鲜觉得我们可能一时半会的达不到这个水平,因为那时候计算机没普及还是个稀罕物。而现在这一切都变为现实了并且更加先进了。
那时还听说外国农民都是家庭农场,全是机械化,几个人就管着几百亩的农田。觉得不可思议,而我们现在的农村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用很少的人管理着很多的地。我们经过土地确权后,土地实行流转,农业生产企业化了。由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到目前把土地流转起来集中在一起,形成规模便于管理。过去那种一家一户单干的做法已经不再适合当今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我们的农耕作业大部分也都是机械化智能化了,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的农业全机械智能化,一排排的农机停在院子里,到了播种的时候,智能播种机自己来到田里作业,工作完成自己再回来,需要打农药的时候无人机自动起飞;庄稼成熟季节智能收割机自己来到地头,按设定好的路线收割;管理人员只要在计算机操作一下就可以了。
过去农业生产给人的印象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头项个草帽挽着个裤腿,拿着个锄头,一年到头都在地里转,天天灰头土脸的也挣不了几个钱,一说到穷人估计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农村人。现在可不一样了,从事农业生产也是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你去农村看看,他们住的比你宽敞,有车开,吃的比你好,穿的也不差,每天在青山绿水间工作呼吸新鲜的空气,有本事的多种地当个新时期的地主,没这个精力那就流转土地入个股,年底一分红拎一口袋钱回来。看到这里你就会觉得,现在的农民不再是穷人的代名词,他们是活得最滋润的一群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