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 要》,开展数字乡村试点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也是释放数字红利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步要求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O.1智慧党建,精细管理

以数字技术服务基层党建,整合现有党建网、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等资源,集成内外管理的服务功能,涵盖组织管理、教育学习、党建联盟三大板块,拥有20+功能,可满足基层党组织不同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慧党建”提供智能分析服务,支持从组织、党员、活动、教育、交流互动等多维度进行分析,自动生成组织信息统计、党员信息统计、党员学习统计等多种统计报表;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台账,一屏看全党员、组织等发展情况,从民主评议、投票调查、学习成果、日常签到等方面提供数据统计,为党建管理和组织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从而更好地对党员进行管理、教育和监督。

NO.2

乡村治理,落实落细

基于GIS定位、视频监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信息发布查询功能,平台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到乡村治理、村务/社务管理等方面,形成包括乡村规划、乡村环境、乡村经营、乡村治理和乡村服务的三维实景图,通过网格化管理、一站式服务,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村”,解决管理与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动静结合、多级联动”的新型治理网格,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数字化 + 网格化”

对区域内人、物、地、情、事、组织等要素进行采集管理,实现网格化数据管理。将网格管理任务全部上线,实现各类信息的手机终端采集、线上自动流转,全场景助推智慧乡村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能视频监控

接入智能监控系统,实现7 × 24小时实时监控,支持远程视频查看、录像抓拍、语音对讲、红外夜视、远程照看,便于及时发现并掌握整村公共安全情况。

政务服务支持

事项的办理流程及所需材料一查便知,方便村民了解政务服务自助终端的自助服务事宜。

NO.3文明实践,共建共享

通过融媒体中心、宣讲活动、家庭评比、乡村课堂、村务管理等功能分区,打造新时代农村文明实践站。建立志愿服务的需求与资源体系,从志愿者招募到活动执行,再到活动分析,形成全流程闭环,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撑。推行积分制度,将村内志愿者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保护、防汛防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基层社会治理、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方面的贡献,进行量化和评定积分,提供积分兑换礼品的服务,激励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开启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融媒体中心

以多种媒介载体广泛传播新闻资讯,支持分享、留言和点赞,从而扩大村级宣传覆盖面,促进政策宣传普及。

宣讲活动

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助力乡村长治。

家庭评比

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志愿活动、共建共治活动等等,并进行阶段性评比。

乡村课堂

通过乡村讲堂宣传优秀民俗、地方歌舞、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农业知识,培训生产技能,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和信息技能,促进乡村振兴。

村务管理

网上村务管理主要包括村务管理信息化、“互联网村民自治”等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推动农村基层管理、村民村务决策意见、群众监督等村务工作的高效开展。

NO.4

数字产业,智慧赋能

以“互联网+”为平台,从农村电商、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方面入手,协同推进各领域信息化,发展壮大农业数字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字乡村建设,用信息化手段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篇章。从数字基建到治理模式的创新,从产业升级再到服务改善,北盛科技数字乡村平台持续以科技兴农惠农,助力乡村服务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和产业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