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午5点,在县前东街188号门口的绿色邮筒前,“开箱人”李仲久提着一串钥匙准时出现,他驾轻就熟地打开邮筒盖,探头仔细查看,“今天是空箱”。

曾经,路边的绿色邮筒让人觉得那么亲切,盛满着亲情与友情的回忆。时过境迁,现代通讯工具日新月异,让城市邮筒日益落寞,它们是否还都安好呢?

全市127个邮筒 每日按时开箱

走在无锡街头,稍加留意就能发现一个个绿色的邮筒,身高约1米5,直径约50厘米,表面印有“中国邮政”字样及邮政标识。邮筒上以醒目的黄底字写着开箱时间,周一至周日,每天两次。“虽然写信寄信的人越来越少,但每天两次开箱取信的制度依然不变,无论刮风下雨、信件多少,都必须准时准点来开箱取件”,李仲久告诉记者。

据悉,目前全市共有127个邮筒,其中,营业厅前65个,村邮站24个,街道信筒38个。根据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在人口主要聚集区,每一到两公里服务半径就会设置一只邮筒,而在部分村邮站,邮筒的服务半径为5公里。

李仲久是县前街邮政支局的工作人员,已干了42年时间,数十年来,他眼看着邮筒中的信件从与日俱增到逐年递减。他告诉记者,“近两年的信很少,都只有零零落落几封。”李仲久还记得,往前回溯15年左右,每次开箱都是沉甸甸的,盖子一打开,里头的书信挨挨挤挤地“扑”出来,特别是到了元旦、中秋、圣诞等节日的时候,各色信封、贺卡、明信片,五彩斑斓,让工作人员忙不过来。

“家书”数量锐减 商业函件增长

这些绿色的邮筒,会不会终有一天从城市中消失?面对记者的疑问,无锡邮政服务质量部工作人员回应称:“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较,尽管邮筒的重要性在减弱,但是邮筒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它们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哪怕还有一个人写信,我们也会及时送达。”

工作人员解释说,虽然现在进入了网络时代,但在普通信件逐渐减少的同时,各种商业信函接踵而来,如话费对账单、信用函、汇款单等信件数量连年上升。另外,学生、军人等群体成为主要的信件投放者。

事实上,一些老年人不会发电子邮件也不会发短信,写信依然是他们对外沟通的主要方式。因此,在通讯发达的今天,平信依然有其市场。“以前的平信丢失后没有办法查询,为解决这一难题,现在平信在收寄、中转和投递环节,实行了条码化操作,信息化管控”,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你想体验一下从前的“浪漫”——目前平信的邮资是外埠1.2元、内埠0.8元,市内一般隔天送达。

据介绍,无锡邮筒正经历着一轮“换装”。“对于一些脱落、斑驳、损坏的情况,我们会定期进行维护保修,对全市的邮筒进行排查也提上了日程,让邮筒打起‘精神’来”,无锡邮政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今后,还将让邮筒多刷存在感,参与到一些特色的文创活动中去,比如上海设立了专门收集“金点子”的红色邮筒、南京“五马渡后备箱市集活动”等。

记者调查

对待写信与收信态度矛盾

如今,到底还有多少人有如此耐心去写上一封饱含深情的书信呢?记者就这一话题随机采访了一些80、90、00后们,回答竟然是惊人的一致:不会选择书信交流,很少光顾伫立在街头的邮筒!

“现在,谁还写信呀,太没有效率了!”护士周宇艺告诉记者,工作那么忙,想要找人聊天诉说心里话时,第一时间会想到打电话。“上次写信还是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是学校组织的一个活动,我感觉字都不会写了。”96年出生的小张说。而大部分商务人士对于写信的概念,就是E-mail(电子邮件)。

“要花钱”“速度慢”,成为不写书信的最大理由。在网络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部分网友不会花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写信或回信,更没有心情等上一个星期盼望回信。

对于年龄稍大的人来说,一封封信承载了成长故事。“我19岁就去当兵了,在当兵的那段时间里,全靠写信和家里保持联系。”在国企工作的老徐表示,在部队时每半个月和家里人写一次信,每封信的内容都不一样,而等收到兄弟姐妹回信的时候,感觉家人就在身边。67岁的邓峰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写信,他告诉记者,自己是苏州人,而妻子是无锡人,早年间,两人“谈情说爱”全凭这一笺一页。“那时候出行都是坐轮船,从苏州到无锡要花费不少工夫,电话则是‘奢侈’的调剂,唯有书信可以长久地传递”。

记者采访中还发现,人们在对待写信与收信的态度上,显得十分矛盾。尽管大多数人不愿写信,然而,不少网友则表示,如果偶尔收到信件会很惊喜。

作为“文化符号”不可取代

在随机调查中,当被问到“是否还觉得邮筒有存在的必要”时,大部分人都认为有存在的必要。江南大学教授、文化学者庄若江表示,邮筒的昌盛时代应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家人、朋友之间的通讯往来基本都是寄信件,“虽然现在大家更习惯用手机联系,但是把它们全部撤除也是不可行的。因为寄信件这个需求依然存在,邮筒可能失去了原本的功能,但已经变成了一个城市文化的符号。”

在无锡的商业中心、沿街店铺以及景区绿地等处,以“邮筒”为原型的装饰物,时有现身。在花星球景区,记者发现有很多不同款式的邮筒,摆放在景区沿路的两侧,相关负责人小米告诉记者,“定期会举办写信活动,平时这些邮筒也可以用作收集游客对景区的意见、建议。”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与邮政部门合作,在南犊山庄商业区内安装了古典式的邮政信筒,方便游客进行信件投递,至今仍保留着;不少人在外地旅游,会给亲友邮寄景区明信片,所以近几年还在村邮站加大了对邮筒的投放,个别地方如小娄巷等文化街区,也根据景区特色和游客需求,在调研后有所增设。

无锡夏阳助学会的徐启原告诉记者,自己每年都能收到很多贫困山区的孩子来信,“它记录着每一位孩子的成长。”确实,收到一封盖着邮戳的手写信可谓是意外的珍重。城市中还有不少年轻人会在“古老”的邮筒旁拍照,甚至,在很多人的婚纱照里,邮筒都成为美丽的背景,而一些特殊地点的邮筒更成为网红打卡点。庄若江表示,你今天发一条微信还会在几十年后让人铭记于怀吗?答案是否定的。看来,不管经济多么发达、科技如何进步,邮筒都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标记,不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