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人合一”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核心,即视天道与人道、天与人、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可达本质上的统一与协调。《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是庄子“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样强调天人以类相合。张载提出“天地生万物,所受虽不同,皆无须臾之不惑,所谓性即天道也。”中国先贤们多有对“天人合一”思想的阐发,虽表述不尽相同,但在关于人与自然的合一观点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即充分强调自然界和人类精神的和谐统一。从审美层面上来讲,它启示与人的至真、至善、至美,追求人与自然相互渗透、融合、完美合一的艺术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古代先民希冀生活幸福美满,是为营造吉祥氛围而创造的装饰造型艺术;它源于远古图腾,始于商周,发展完善于宋元,鼎盛于明清,以求生、趋利、避害为主题,表达了人们驱除邪恶、灾害,追求吉祥、幸福,希望健康、长寿、兴旺、发达等美好愿望,蕴涵着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内涵。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代美学观的主导思想,渗透到现代中式装修空间传统吉祥图案设计中,它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所体现出来的审美理念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如“鸳鸯戏水”、“吉祥如意”、“鹤寿延年”、“年年有余”等,充分展示了传统吉祥图案回归自然的题材美、意境美、造型关,营造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之关,体现了中式装修居室传统吉祥图案装饰深厚的文化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人合一”审美思想在中式装修空间吉祥图案内容题材中的体现

中式装修居室的植物题材图案以花卉为主要创作内容,通常会打破其自然规律或生态习性,将不同季节、不同时空的不同植物组织在同一画面中,演奏出一首和谐优美的乐章。例如,梅、兰、竹、菊,虽同为植物,但却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及花开季节。在吉祥图案中可将它们时空错位,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它们有序地组织在一起,称之为“四君子”。再比如,将牡丹花、荷花、菊花、梅花组织在同一画面中,冲破时空界限,象征四季祥和,平安富贵,充分体现了物与物、人与物及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相伴相存的亲和关系,同时也是传统美学“求天下之大和”的人文思想的集中体现;有时还会通过变形的手法,将植物塑造成理想化的形象。例如,中国人心中的理想之花宝相花是将荷花的挺括、牡丹花的饱满、菊花的丰富等多种植物的局部美好形象经过艺术加工综合演变而来,圆满的外形和层层叠叠的花瓣组成了富贵之花宝相花的花形,表达了中国传统意识中以和为贵的思想境界及求全求美的美学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式装修空间的动物题材常以龙凤、鸳鸯、鱼、蝴蝶、喜鹊、麒麟等为内容来源,这些由多种形象组合在一起的动物或吉祥或凶恶,在人们求全求美的传统美学观念的演绎下,摆脱了原有的自然形态,按照艺术家的自我愿望解体重构,这种全新的形象本身就是和谐统一的体现。其中龙、凤的形象尤为典型,如,最具代表性的龙的形象是由牛头、鹿角、蟒身、虎齿、鱼鳞、鹰爪等多种动物最雄美的部分复合而成。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意识中龙聚多种象征意义于一身:勇猛,威武,神圣,吉祥,喜庆等等,它能播云降雨,驱邪降妖,是尊贵和权威的象征;在远古时代被视为神鸟的凤是古代人们理想中的保护神,其形象由锦鸡、鸳鸯、大鹏、仙鹤、鹦鹉、孔雀等动物的局部,经过重构逐渐完美演变而来。民间传说中凤是能带给人幸福、吉祥的瑞鸟,是喜庆、和平的象征。龙凤的吉祥图案丰富多彩,有“凤凰牡丹”、“凤栖梧桐”、“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等,这种把自然界动物人性化、理想化的处理方式,体现了人们注重对生命价值及境界的关注与追寻,进而从本质上把握宇宙万物的生命精神,是以“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进行审美。

而中式空间的人物装饰题材则通常采用人物与动物或植物相结合,人物形象多数来源于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经过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重新组合演绎和谐统一于同一画面中,以表达人们心中的理想和愿望。例如,“八仙庆寿”,图案以八位仙人相聚一起把酒祝寿为内容,画面中八位仙人和谐相处,给人们带来幸福吉祥。再如,“和合如意”、“青梅竹马”、“三星高照”等等都体现了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的和谐之美。这种艺术创作的方式正是“天人合一”审美观念的具体表现,借助客观对象运用寓意、联想、拟人的创作手法表达自我的审美情趣,寓情于物、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