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基板是显示面板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质量好坏直接关乎到面板品质。以玻璃基板生产制程中的质检环节为切入点,图麟科技进一步补齐显示玻璃整体行业解决方案,推出了玻璃基板检测设备:该设备适用于各世代线玻璃基板外观缺陷检测,能有效解决当下采用传统检测存在的效率不高、良率难以达标等痛点问题,提升产线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厂商生产损失,助力产品达到下游产业链对玻璃基板“净、透、强”的品质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泛应用于各类显示面板,外观质检面临痛点多

玻璃基板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显示面板上,比如TFT-LCD面板由两块玻璃基板组成;OLED面板则只需一片玻璃基板,主要充当柔性PI基板的载板基底,同时也是当下大热的MLED的背板材料之一。由于显示面板的分辨率、透光率、重量、厚度、可视角度等指标,都与玻璃基板质量密切相关,所以,在扩大产线产能的同时,产线良率的提升也成为厂商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而目前玻璃基板质检环节主要面临着以下问题:

一是检测数量较大,传统检测不适应当下高速生产节拍。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子玻璃行业市场规模超过160亿元,其中,玻璃基板就占电子玻璃行业60%以上,销量超过10.5万吨。大规模的生产数量会加剧质检环节压力,且玻璃基板生产涉及配料、溶解、成型、横切、纵切、转载上片等多道工序,难免会产生各类细小缺陷,需检测的缺陷包括但不限于颗粒、划伤、微小裂痕、崩边、油污、黑点等,累计起来,检测数量巨大,且以人工为主的检测方式,效率低,很难适应高速自动化生产节拍。

二是检测要求高,难以达到下游厂商高标准要求。下游面板厂商对于精度要求很高,达到微米级别,尤其是面板生产制程中,需要在玻璃基板一面贴上电路,任何划伤和污点都会影响到品质,造成生产浪费,而传统检测精度难以保障,即使借助光学设备辅助,但也会因为视觉疲劳造成漏检,或者因检测标准不统一而产生误判,出现误检,造成良率不稳定。

三是无法实时、有效地对质量进行追踪管理。不能实时对产品缺陷数据如大小、种类、区域等进行分析,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闭环,且检测数据未能及时有效分类及保存,即使留存了部分数据,但是查询不方便,且有效数据较少,无法为玻璃基板产线良率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多技术融合突破,为玻璃基板质检逐一止痛

为推动玻璃基板检测质检环节升级,图麟科技融合高精度、高分辨的光学系统,并结合传统图像处理算法、深度学习、智能软件、大数据等技术,搭建的软硬一体化的玻璃基板检测设备,支持低世代、高世代玻璃基板缺陷检测,通过特别设计的光学系统,可实现对颗粒、划伤、气泡、裂痕等缺陷的精准捕捉,并具备智能识别、实时预警、数据存储等功能,保障产品出厂良率达到下游厂商的需求。尤其是针对该领域当下存在的检测痛点,该设备在技术上做了进一步优化与突破:

针对检测数量大,检测效率急需提升的问题:将传统图像处理与深度学习相结合,并采用支持海量、高分辨率图像处理及密集型计算的GPU/CUDA/FPGA/分布式计算的全方位软硬件加速技术,实现对缺陷快速识别,实际检测速度可结合产线的需求定制;

针对难以达到检测精度高标准要求的问题:采用超大靶面线阵相机配合高精度镜头,并结合特殊的多通道、多波长、多光谱、可编程的复杂光学成像方案,确保细小缺陷高质量呈现,检测精度最高能达到5μm,尤其是对灰尘等外来干扰也能做到有效区分;

针对无法实现质量有效追踪管控的问题:支持产线质量大数据分析,通过缺陷分类统计与分析,实现从检测、识别、分析、改进的闭环质量管理系统,可无缝对接MES/CIM等系统,且采用数据库分布式海量小文件存储技术,便于数据存储和后期检索、复检等,为生产工艺及良率的改善提供有效支持。

未来,玻璃基板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并随着产品技术工艺的不断迭代,会越来越轻薄化,极大考验着检测厂商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图麟科技将通过在与实际产线的不断磨合中,加深对玻璃基本技术工艺的进一步了解,并基于此,加快技术创新与设备的迭代升级,助力厂商以更快速度、更高品质响应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