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囤积东西吗?囤积这个词很容易就会让人联想到购物狂和收集控,这类人又会被称为“松鼠症”。

要过冬的松鼠会在窝里囤积大量的坚果,并相信未来的某一天会用到,实际上却很少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桌派》有一期谈到了囤积癖,如果说老一辈喜欢囤积是因为物质匮乏,现代人喜欢囤积更多的是因为缺乏安全感,需要情感的寄托。

他们不断囤积新的东西,却又无法舍弃旧的东西,小到针线,大到家电。即使这些东西只是被放在那里,可能一生都不会用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也非常喜欢囤积,无法做到断舍离,可以看看这部只有6集的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影片由真实故事改编,是很多人的极简生活启蒙剧。女主麻衣一路从囤积癖变成“扔东西”狂魔,把断舍离做到了极致,带着一家人踏上了极简生活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衣从小和妈妈、外婆生活在杂物成堆的家里,因为不会收纳,家里总是异常拥挤和混乱。各种杂物挤占了生活空间,一不小心就会碰倒,找东西经常需要翻箱倒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里如果来了客人,就要全员进行突击整理,不然乱的根本见不了人。然而,麻衣一家对这些已经习以为常了。

从小耳濡目染长大的麻衣,认为所有人家里都是这样的,直到有一次去同学家做客。生活用品摆放得井井有条,大片的留白空间,整洁有序的同学家颠覆了麻衣的三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衣真正发现扔东西和整理的快乐,是因为一次失恋。

她决定离开这个世界,想象了一下自己在脏乱的房间被发现,觉得十分丢脸,于是决定先把房间整理好,没想到因此开启了断舍离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这部剧的时候,很多弹幕都在说“这样扔东西好浪费”。正如剧名所说,麻衣的家最后看上去空无一物,必需品在固定的地方摆放得整整齐齐,地板干净到可以直接在上面睡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衣的家是真正的极简主义,我们吸收自己有用的部分就好,整理到麻衣失恋后,开始学会断舍离的状态就已经非常舒心了。

扔东西和整理收纳的过程真的很治愈,井井有条的柜子、抽屉和整洁的房间都会让人心情愉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断舍离最麻烦的就是心中摇摆不定,麻衣的原则是“只要犹豫要不要扔掉,那就扔掉”。

犹豫本身就说明了问题,不要去考虑不扔的理由,要去反问自己为什么想扔,因为这才是你最真实的意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总结了下剧中的断舍离整理法,跟着麻衣一起学起来吧~

1. 赋予物品第二种使用方法,留下喜欢的,扔掉不常用的。

2. 在选购物品的时候,多考虑能一物两用甚至几用的,从而减少数量。

3. 用完东西记得物归原位。

4. 按照物品的颜色进行同间距放置,这样房间就会更加干净整洁。另外,图案和花纹比较复杂的话容易显得杂乱。

5. 把比较鸡肋的东西先藏起来一段时间,如果期间一次也没有想要用到这个东西,那就果断扔掉。

6. 只买喜欢的东西,爱惜使用,就算以后不喜欢了,也能送人或者卖个好价钱。

7. 坚持“买一件,扔一件”的原则,避免增加总体数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刚开始学习断舍离,记住不要未经允许对家人的私人物品进行干涉。

每个人天生都喜欢掌控,整理一个家,首先要面临的是权力的平衡问题。先从自己的卧室开始做整理,再慢慢到客厅、厨房、卫生间这些公共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中麻衣的外婆也不喜欢扔东西,麻衣的解决方法是:自己的房间自己做主,怎么乱都行,但用完不能把私人物品放在公共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之所以学习断舍离,不是单纯为了东西少而去扔东西,是为了不被物欲所控制,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好好生活,面对未来。

大多数东西,有了会很好,没有也无妨。学会断舍离,你会分清“欣赏”和“带回家”的区别,就像麻衣那样,有舍弃的勇气,也珍惜身边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