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名臣辈出,包拯一度成为了两袖清风、公正廉明的代名词,包拯自从1027年参加科考进士及第后到1062年因病离世期间从未收受贿赂,也未曾有过冤家错案。
在他病逝时,曾经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不远万里而来,得知包拯已经离世后仰天哀叹来晚一步,随后在开封府前自尽。
(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素有“包青天”之名的包拯入朝后的第一份官职是建昌县的知县,但是包拯顾念父母年老体弱,担心自己远赴上任后父母独自在家无人照料。
而当时的宋朝又是大肆弘扬以孝之天下,非常鼓励官员奉行孝道,宋朝的君主得知包拯的顾念后将他的上任地址安排在了和州,做一个监税。
监税一职虽然没有知县的权力大,但是却距离家里很近也方便照顾父母,可是包拯的父母却舍不得儿子离开,希望他能辞掉这份官职。
包拯为人至诚至孝,不愿因为当官的问题让父母失望,所以干利落地向朝廷递交了辞呈,在家安心侍奉父母,直到父母病逝守丧结束后,他才在1037年前往天长县任职知县一职。
在他担任知县期间,从不收受任何贿赂,但凡贫苦百姓遇见不平之事都有胆子到衙门送诉状,包拯从不因为对方的身份地位而在断案上有所偏颇,当地百姓对这个知县分外爱戴。
1041年,政绩斐然的包拯被调往端州担任知府一职,端州因为盛产端砚,而且每年朝廷的进贡都从端州挑选,所以历任知府都会拼了命的搜刮油水,当地百姓也对官官相护的情况早已习以为常。
但是包拯在任期间却从未贪图过一块砚台,当地百姓为了感念包拯的清正廉明,特地拿出家中的特产送给包拯。
但是包拯却从未收下过任何一个人的好意,百姓们在无奈之下只能在巷子里挖一口井,将这口井命名为“包公井”,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包拯的敬佩和爱戴。
自从1043年开始,包拯在仕途上一路升到了监察御史,深得陛下信赖,1045年包拯被皇帝命为契丹正旦使,代表宋朝的颜面出使辽国。
在初始辽国的过程中,包拯完美地保持了宋朝官员的风貌,不仅给辽国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同时回来以后他还根据自己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为皇帝提出了边疆将领的任用建议。
皇帝听后大喜,觉得包拯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将包拯送到了三司户部判官的位置上,1050年包拯担任知谏院。
谏官需要刚正不阿的人担任,而且这个职位也非常容易得罪皇帝,毕竟皇帝称为天下之主,在很多事情上会想随心所欲,这个时候谏官需要站出来纠正皇帝所做出的错误决定。
包拯对于皇帝的任命并没有任何不满,在他担任谏官的时候,曾经两次驳回宋仁宗要提拔宠妃张贵妃的伯父,他认为皇帝不应该因为姻亲关系就随意任免官职,甚至不惜和皇帝在大殿上公然开骂。
最终宋仁宗败下阵来,在包拯担任谏官期间,再也没有出现过皇帝因为宠爱哪一名妃子就对她的家人大加封赏的情况,也正是因此包拯的名声响彻朝野,1056年包拯被派往开封府担任知府。
(二)包拯病重,宋仁宗派太医看病
北宋的都城就是开封,皇帝能够将包拯放在开封担任知府,一来是向世人证明包拯的实力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二来是借着包拯的名声来震慑朝廷中的贪官污吏。
朝廷中的官员早已和世家大族结成了派系,他们之间的利益密不可分,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怕是皇帝在很多时候也不能轻易的去杀掉任何一名碍眼的贪官。
但是包拯却不同,他铁面无私的名声早就人尽皆知,甚至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又怎么可能顾及那些贪污受贿的大臣呢?
所以包拯也成了皇帝除掉那些人的“一把利刃”,1059年包拯以贪污的罪名弹劾了两任三司使,此举震惊朝野,但是宋仁宗不仅喜闻乐见,还将这个位置送给了包拯。
包拯几番推辞之下,还是主动站了出来,自从包拯决定出仕开始,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都能够保证尽心竭力地完成任务,时时刻刻为百姓着想,从不攀附权贵。
事事亲为让包拯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身边的人劝他多加休息也没能挡住包拯在处理公务上的呕心沥血,公元1062年,包拯在工作的过程中突发疾病。
病势汹汹让包拯没有办法续处理公务,只能躺在床上养病,宋仁宗最初并没有将包拯的病情放在心上,后来派去探望的人回来禀报,才知道包拯只能躺在床上,甚至都没有办法口与人沟通。
多年来包拯因为公正廉明,在朝廷之中结识的好友无数,但得罪的人也很多,大臣们得知包拯病重之后心思各异。
宋仁宗非常清楚包拯为官多年两袖清风,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为自己购买补药,同时他也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位好用的臣子,所以他连忙将朝廷中的太医都派到了包拯府内。
一天之内三十多名医术高超的太医接连来到了包拯的家中,这些太医们也清楚包拯在朝廷中的地位,若是可以将陛下如此看重的肱股之臣救治成功,他们也会得到不少的赏赐。
于是这些太医在给包拯治病的过程中拿出了自己浑身解数,但是此次包拯的病情非常严重,三十多名御医几乎天天待在包拯的家里,连续救治了一个月,可是依旧没有见到任何起色。
宋仁宗在每日上朝的过程中,也非常担心包拯的病情,他知道包拯怎样也不见好的情况下大怒,无论是朝堂还是他个人,都非常离不开包拯的存在。
但是无论他如何向太医们施压,也没能成功地让包拯的病情恢复,一时之间朝廷中的大臣们都感受到了宋仁宗的怒火。
大家纷纷献策,就连之前不愿意让包拯好起来的那些大臣们这个时候都不再敢流露出喜悦的神色。
欧阳修得知此事后,主动向宋仁宗谏言,包拯乃是德高望重的老臣,一生为国为民做出来的贡献数不胜数,此时国家和百姓都非常需要他,皇帝可以广集天下名医为他治病。
宋仁宗一听,也不再顾及是否于理不合,立刻写下圣旨在皇城四周粘贴,若是有能够治疗包拯疾病的神医赏银百两。
这则告示一经粘贴,几乎整个开封城的百姓们都知道了包拯病危的事情,开封城的大部分百姓都受过包拯的恩惠,他们其中不乏有很多家中世代从医的人,纷纷表示愿意前往包拯的府中救治。
这些百姓们之所以如此勇敢,是因为他们深知包拯为人,若是能够将其治好也算是尽了一份心力,若是没有治好包拯,也绝对不会受到任何牵累。
至于那些帮不上忙的百姓,则有很大一部分会选择自发前往寺庙敬香拜佛,为的就是尽自己的一份努力为包拯祈福。
宋仁宗看着百姓们自发为包拯病愈的行为心中大为感动,毕竟一个官员是否能够得到民心,都要看在这一点上。
而包拯此人更是如此,他上对得起朝廷,下对得起百姓,宋仁宗也更是坚定了要将包拯治好的决心。
(三)七旬老汉自尽于开封府前
陈州曾经发生过一场严重的旱灾,当地百姓在粮食颗粒无收的情况下难以生活,灾民遍地,宋仁宗知道此事后派出国舅爷前往陈州赈灾。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国舅爷在朝廷中忍气吞声,但是实际上却经常背着宋仁宗去做一些招摇撞骗的事情,朝中大臣看在他是国舅爷的身份纷纷与之交好。
他不仅仗着自己的身份为非作歹收受贿赂,还曾经做过买卖官爵的事情,这次的赈灾粮食被他扣下了一大半儿,不仅如此还将粮食的价格提高到一个让灾民难以接受的价格。
这种发国难财的行为让当地灾民对他痛恨不已,但是他却仗着自己的身份肆意妄为,毕竟天高皇帝远,宋仁宗每日日理万机,需要处理的事情不计其数,几乎没有时间会顾及到他在陈州的所作所为。
至于当地的一些官员则是畏惧于国舅爷的身份,更别提会主动将这件事情上报京城,孙必是药王孙思邈的后人,生活在陈州。
本着医者仁心的道理,他不忍心看国舅爷在陈州兴风作浪,他只能和家人一同变卖家产,将换来的钱用来购买粮食分发给当地的灾民。
国舅爷知道此事怒不可当,在他眼里孙必的行为并非是良善之辈,反而是挡住了他发财路的绊脚石,所以国就也勾结当地官员把孙必的家眷抓起来折磨致死。
但是国舅爷却留下了孙必父子三人,并非是他心地善良,突然要留下活口,而是想要留下这三个人折磨,也存了几分杀鸡儆猴的心思。
孙必本以为自己三人必死无疑,可谁知这个时候包拯知道了国舅爷的所作所为,他顶着重重压力,毫不犹豫地来到了陈州,从国舅爷的手中把他们父子三人救了出来,还还了他们清白。
不仅如此,包拯还将国舅爷的所作所为上报给皇帝,为陈州所有的灾民们讨了一个公道。
对于孙必来说,包拯无疑是他们一家人的救命恩人,若是没有包拯,也绝对不会有如今的他们,唯一可惜的就是一直没有当面和恩人道谢。
现在孙必知道了包拯病重的消息,想到自己是药王孙思邈的后人,定然能够将恩人治好,于是他们父子三人骑着自家毛驴都没敢多带行李,一路前往开封。
烈日炎炎之下,连口水都舍不得多喝的他们星夜兼程,只是为了能够早些赶到开封,让恩人少受病痛折磨之苦,他们父子如此着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能够让皇帝亲自张榜广求天下名医,自然是说明了包拯的病情非常严重,所以他们三人不敢有丝毫耽搁,大夏天竟然跑死了一头代步的毛驴。
他们三人找遍了周围所有的客栈,终于买到一头牛带他们续向前赶路。
但当他们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在下午的时候来到开封府包拯的家门前,发现整个开封城安静得可怕,包拯的府门前也挂满了白绫。
孙必顾不得自己满头大汗,一把抓住了包拯府门前的仆人,询问之后得知包拯已经在中午离开了人世,距离他们赶来不过晚了几个时辰。
宋仁宗亲自来到包拯府上吊唁,天子亲临对于任何一名臣子来说,都是无上的荣耀,宋仁宗为了表达对包拯的重视还当场赏赐包拯的儿子包绶担任将仕郎太常寺太祝,并且勉励他向父亲学习,日后成为一名对国家有贡献的官员,再三嘱咐以后宋仁宗方才离开包家。
孙必再三确认后发现自己所知道的消息并没有错,当场跪地痛哭,他觉得自己若是在出行之前能够仔细地检查毛驴的体力和耐力,或许就不会有半路耽搁时间的这回事了,也能及时的把恩人的性命救回来。
包拯一生救人无数,对于所有百姓来说,他是一名难得的好官,孙必认为包拯的死和自己脱不开关系,也辜负了恩人的救命之恩,在万分悲痛之下,他一头撞上了开封府门前的石狮子选择了自尽。
孙必千里赶路来为恩人报恩,却因为没能及时地救下恩人悔恨的情传遍了整个京城,百姓纷纷感叹他的有情有义,宋仁宗知道了这件事情后也非常感动。
虽然失去了包拯这样一位能臣,但他也通过这件事情知道了他治理的天下还有很多忠义之士,所以宋仁宗亲自下旨封孙必为“义士”,命令士兵将其厚葬,同时赏赐了孙必家人们无数金银财宝,鼓励他们学习并且继承孙必的精神。
参考文献
《宋史·包拯传》
《家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