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坊子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发现并报道了一例极其罕见的反转型滤泡性淋巴瘤,目前已被《中华病理学杂志》收录。我们此次报道是世界范围内继1988年香港伊丽莎白女王医院,2003年日本金泽医科大学,2016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2020年中国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之后的第五次报道暨第九个病例。

该类型淋巴瘤由世界著名淋巴瘤病理学家、WHO淋巴瘤诊断及分类标准编撰者、香港伊丽莎白女王医院的John K.C. chan教授首次发现,其在1987年底撰写论文首先描述了该特殊类型的淋巴瘤两例,文章于1988年发表于《Histopathology》上,随后John K.C. chan教授将该类型淋巴瘤写入病理学世界经典名著《Diagonostic Histopathology of Tumors》一书的淋巴瘤章节内,此病逐渐开始被同行们所了解。

我们该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因身体腰部疼痛来医院诊,检查发现腹腔内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实质脏器的占位后入肿瘤科住院。为明确病变性质,临床行腋窝淋巴结活检并送病理检查。我们在行常规及组化病理检查后,发现病变可疑为罕见的反转型滤泡性淋巴瘤RVFL,建议患者到省会大医院会诊。省会大医院会诊后结果为普通淋巴瘤,并未明确诊断RVFL。

HE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患者的后续治疗并证实我们的诊断,我们使用Roche Ventana平台对该肿瘤所有相关蛋白进行全自动染色标记;同时我们联系兄弟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分子实验室对该例进行分子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蛋白水平出现相关蛋白的过表达,同时显示特征性的反转模式;分子检测结果提示肿瘤存在t(14;18)(q32;q21)染色体异位,导致IGH和BCL2基因发生重排。实验结果与我们的预期完全一致,随后我们的诊断得到了中华医学会淋巴瘤专家组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实验数据结果及临床资料被《中华病理学杂志》收录。

IHC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ISH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患者在通过数个疗程的精准化疗后,身体症状基本消失,复查影像发现全身肿大的腹膜后淋巴结明显缩小,实质脏器占位几乎消失。

“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是目前阶段及今后一段时间医学发展的方向,我们在平时的诊疗过程中始终紧抓这两个医学发展的关键。同时我们更提倡“治未病”的防治理念,竭力打好防病抗病的提前量,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今后我们将继续紧跟医学最新发展,为坊子区及周边群众提供更好的防癌、抗癌服务。

坊子区人民医院病理科

病理科共有医师3人,技师2人。其中硕士2人、本科3人、高级职称1人。能够开展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穿刺组织、活检组织、手术标本的常规病理检查,妇科及非妇科脱落细胞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病理检查,细胞蜡块病理检查,HPV检查,妇科免疫荧光检查等。与国家级、省级医院和实验室合作开展疑难病理和分子病理检查等项目。医院病理科同时承担坊子区及周边人群的乳腺癌、宫颈癌、肠癌等的政府指令性筛查的工作,为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作出了突出贡献。科室配备有德国美康冰冻制片机、德国徕卡切片机、日本奥林巴斯双头和多头科研级显微镜、日本樱花全自动脱水机和染色机、美国爱普迪切片刀。科室肿瘤诊断标准采用欧美日主导的WHO肿瘤分类标准。科室始终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单位保持密切学术交流和互动。科室全体人员在业务上锐意进取,目前已经承担潍坊市科研课题4项,获得潍坊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多次;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主编及参编病理学专著4部;在国外SCI期刊发表论文3篇;在国内《中华病理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在山东省和潍坊市的病理诊断技能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多次,一人荣获省级专业技术能手称号。

来源:坊子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