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桐影

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令世界惊讶,现在的中国不仅赶超了日本、德国、法国等老牌强国,还登上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宝座。但我国之所以有如此明显的发展变化,除了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之外,也离不开各大企业的付出和贡献。

6月8日,广东省工商联发布“2021年广东省民营企业百强”名单,正威集团以6919亿元的营收排名第二,华为和腾讯分别紧随其后。

与其他两位相比,正威可以说得上是鲜为人知,其创始人王文银更是堪称传奇,20出头还顶着烈日在工地上搬砖,30岁便摇身一变成为超级富豪,因拥有全球20座铜矿,总估值达10万亿,被业内誉为“世界铜王”。2020年正威集团的总收入达到了6919亿,高于2019年海南省GDP。让我人们不禁疑惑,王文银是如何在短短10年内实现财富如此大的财富飙升呢?

王文银之所以如此低调,这与他的成长过程密不可分。王文银出生于安徽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虽然他的父母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对孩子的学习十分看重,竭尽所能帮助王文银完成学业。王文银也因此养成了低调谦虚的性格,专注于学习,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

从南京大学毕业后,王文银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上海工作,但不安于现状的王文银,在工作了几个月后选择辞职去深圳打拼。当时刚到深圳的王文银身上只剩下10元钱了。在如此结局的情况下,王文银找到了一个水泥管道算是住处,从此开始了他在深圳的艰苦工作生活。

为了不断寻找机会,王文银先后做过灯泡厂工人和仓库保管员,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7级晋升。他成了总经理助理,年薪百万。次年,王文银被外企挖走,拿到2000万资金。在当时,2000万元绝对是一笔巨款,王文银便用这笔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正式开启了“世界铜王”之路。

基于以前在工厂的经验,王文银准备开始做买卖电源电线的买卖。创业初期的王文银,为了公司能尽快步入正轨,吃住几乎都在公司,但看着日渐成熟的公司,王文银累并快乐着。1997年,亚太金融危机爆发。许多企业开始廉价出售资产,王文银抓住了这个机会,以低价收购了许多工厂和设备。金融危机后,王文银收购的这些工厂和设备的价格翻了几番。1999年,王文银成立了正威集团。

但这还没完,2003年的非典再次给了王第二次机会。当时的非典,就像现如今的疫情一样,对很多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王文银也在这个时刻开始改变想法,在灾难面前,钱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了,于是他将目光放在矿产开采等相关业务上。

当时他为了买下铜陵铜杆线生产项目,不惜投入28亿巨资。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仍然是他之前没有研究过的方向,风险太大了,就连合伙人都不同意,但他坚持认为这就是机会,于是逆势加大投入。而这一次,王文银抓住了机会。非典过后,市场逐渐稳定下来,铜钨矿山的价格接连上涨,王文银由此赚得盆体钵满。

不过光辉的背后,他付出的也不少。因为当时投资铜陵的这个项目太大,所以王文银不敢有丝毫怠慢。他的目标是把这个项目打造成一个标杆。为此,他还专门走访了全球数百家铜杆制造厂,参观了67条美国生产线和35条德国生产线。为了尽快投产,他甚至直接搬到了工厂,一住就是两年,在此期间因为压力过大,他掉了不少头发。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王文银又走上了另一条路。凭借雄厚的资本作为支撑,再次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了大量的矿山。随着危机的逐渐消失,铜矿价格再次出现上涨,王文银再次在采矿业务中获得数百亿的利润,而此时的王文银却依然表现得云淡风轻,低调而不失内涵。

铜矿的成功收购,促成了正威集团的转型。截至目前,王文银已拥有20余座矿山和3000多万吨矿产资源,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铜王”。2013年,正威集团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民营实体经济能做到正威集团这一步实属难得。经过20多年的发展,正威国际集团已拥有员工30000余名,在国内外设立了多个分支机构,逐步实现了从区域性、单个行业到全球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但就是这样一家巨型公司同华为一样,至今还没有上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害怕外资的控制;另一方面又担心无法在资本市场脱颖而出,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当然,其自身发展不缺发展资金也是自己不上市的底气。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和奋斗,王文银已经从一个打工者成为万人集团的掌舵者,拥有数千亿的财富。然而,在取得这些成就后,王文银并没有像其他富人一样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与国内外的富豪相比,王文银显得低调而务实。

世界著名财经杂志《财富》曾这样评价王文银:“他用东方人特有的‘隐忍哲学’带领正威国际低调前行。”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张弛有度、静候花开,这是王文银成功的秘钥,也是正威国际集团20多年的企业文化,更是值得广大市民学习的精神。对于王文银,大家又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