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阳光透过窗户,投射在方鸿渐的脸上,扰得他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空白的大脑似乎还在睡梦与清醒制造的混沌中徘徊,他扭头旁顾,意识到家里依然只有他一人,才突然清醒。可是这种清醒并不好受,满屋子里柔嘉的身影让他想起了柔嘉的好,可一件件一桩桩事又立马挤进脑海,要急切地将那个“好”字擦除。当柔嘉的家人也一个个脑海中挤时,一个平时从未想过的问题突然闯了进来,还站上了C位:如果周家姑娘还活着,如果我娶的是她,会过得比现在幸福吗?

这个问题像根线,串起了他与周家人的点点滴滴:出国留学是受其家人资助;回国后又叨扰了许久;甚至出外工作,还多开了四个月的工钱……这些曾经以为的小事,因为柔嘉家人的对比,一时间让他对周家夫妻多了份歉疚,外貌早已模糊的周小姐,此时在内心描摹出的轮廓是圆润而温柔的。与周家人那场交锋,则成了恩情中误入的小石子,如今随着时间荡漾开来,泛起了一个接一个涟漪。

周家人对自己好,想要留住的是对爱女的一个念想,一个影子。许久未见,我这个影子在临走前,也该去看看二老以表感谢了。脑海里的线串到这里,终于到了底,打了个结。

方鸿渐的行动力随着今日的计划,高涨了起来。他起床后,梳洗完毕,选了一套自己最喜欢的长衫,就出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他很奇怪,昨夜是饿着肚子睡着的,可是一夜过后,却并不觉得饿,难道精神力量也能填饱肚子?

尽管这样,为了防备肚子跑去人家家里乱叫唤,他四周张望着,想找点食物糊弄肚子。路过一个小巷,一股夹杂着麻油的香辣味冲飘进鼻子,这股味道夹杂着在北方求学时的回忆,在上海的遇见很是让他意外。稍一犹豫,便寻着气味坐上了小巷内卖胡辣汤的早点摊。方鸿渐对老板嘱道:“我的汤,要少辣,但胡椒可以多放一点!”这一要求对于正在反省的方鸿渐来说,仿佛感情上一以贯之的糊涂账,可以因为胡椒多打几个喷嚏,就可以让大脑更清醒。对于做汤的老汉来说,却仅仅只是一个吃客的要求。

“好嘞——!”老汉对着方鸿渐一弓身,像个高音喇叭似的,拉长了声调回应着。这个声调包含的热情让食客心安,因为它传递的含意是:您的要求,我不但听得仔细,还能做得精准到位。老汉看着老,但下米线放作料的速度一点都不含糊,看着他大开大合,有条不紊地安排着相同的碗提出的不同要求,方鸿渐猜测,他在感情上一定清醒得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胡思乱想,“卖葱油饼嘞”!将他拉回了现实。他本来只是向挑着葱油饼的担子瞟了一眼,未曾想这一眼居然被卖家会意成暗号,连忙放下挑子,送了个葱油饼过来。鸿渐无谓为一个葱油饼的来去起争执,但付钱的样子却是板着个脸。好在,咬上一口葱油饼,又立马觉得这番忽悠很值得,于是大口吃得不亦乐乎。

一声“客官请”!胡辣汤端了上来了,紧接着老汉在他面前摆上了两个碟子:一个辣椒碟,一个胡椒碟。然后说:“放多放少,我的标准不一定合您口味,我调了一下,如果不满意,就自己动手吧。”

看来感情这事和吃胡辣汤是一个道理,如何在老婆和家庭中找到平衡点,就如同辣椒和胡椒等作料在胡辣汤中的配比,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好好调配的。想入了迷,也就没在意味道不味道了,只知道这是一顿热气腾腾,带点哲学味道的早饭。不过,碗见了底,肚皮有了支撑,起身后,这身长衫似乎更笔挺了。

随后,他特意去给周太太仔细挑了些糕点。正愁该给前岳父和前小舅子买点什么时,他看到斜对面有个书局已开了门,他为两人分别挑了好些书,付过款又把书在手上掂了掂,感觉掂出的份量好似正好匹配得上那份情谊,脸上露出了笑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周经理正要出门上班,打开门撞见鸿渐时,满脸错愕,这错愕却让鸿渐红着脸低下了头。但扫到鸿渐双手拎的诚意后,心内又开始好奇:听说他混得并不好,莫不是有求于自己?

但来者便是客,周经理怀着一探秘的心,挤出鲜花盛开般的笑脸,将方鸿渐请进了门。周太太的冰冷也只维持了一会儿,待鸿渐放下礼品,像孩子似的局促地坐下后,她也被好奇驱使着,变得热情了起来。夫妻二人人交换着眼神,对鸿渐的来访表达着同一观点:他这个养不熟的白眼狼,是无事不登三宝店,且看他有何事来求。

于是三人间的聊天成了周氏夫妻收集情报工作的配合战。可是方鸿渐因为即将远行,还有很多事需要办,并未打算久留。他只说离开三闾大学,是因为新婚妻子想念上海的缘故。而自己再次远行,也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直到鸿渐告辞,并承诺回上海后再探望二老,白眼狼也没提出任何需求,这让周氏夫妻在意外之余,有些失望,还有点不舍。

方鸿渐离开后,周太太打开礼品盒,发现糕点全是自己爱吃的样式,以前积累的怨气便消散了许多。当老公告诉她“没想到他平时不但留意到我爱看的书,还给儿子也挑些了好的”时,连压箱底的怨气也几乎被清空了。

“人呀,谁没有年轻的时候啊?经历些困难,总能懂事些。”这是周经理抱着书上楼时,发出的感慨,周太太吃着糕点,“嗯”了一声,表示认同。

@桔公子说:方鸿渐这一路走来,并未因为各种挫折而变得成熟,而是执拗地守着小男人的自尊和面子,偏要与生活去赌气。

在书中设定的那个年代,他其实拥有着非常好的运气,因为,在生活上,他一直都被守护着,总有冤大头愿意给他支付高额的薪水。

人一生所做之事,无非就是“找活路”和“找爱”两件事。他的活路总是不差,可是在爱情里,他从未静下心来,听听自己的心声,他不明白自己想要的爱情是怎样的,面对自己爱着的人,也做不到竭尽全力,便总是让爱情在糊里糊涂中开始,最后又糊里地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中有一段名言流传甚广:围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如果这是钱钟书对婚姻的真实看法,那只能说他婚姻内的精神质量并不高。因为曾有长辈告诉我:心动的两个人如果相处很久,摸透了对方的坏毛病后,在一起依然会经常心动,多数时候看到对方依然能心生欢喜,那么他们婚后的精神质量就差不了。他们哪怕吵架,和好后也会有失而复得的庆幸。而不那么相爱的两个人吵架,便是精神内耗。

长辈有如此体会,是因为他自己结婚五十年来,依然对妻子心生欢喜。

可惜,《围城》虽是大师之作,却像个烂尾楼。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读者对于《围城》怎么看?对书中的角色又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