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历史十分悠久的古国,而且是唯一没有断绝传承的古国,所以我国的古玩文物不仅数量极多,而且精品、神品也是极多的。但因为种种原因,很多珍贵的文物都流失海外,现在这里就盘点出日本天皇家族十分青睐的3件中国文物,其中有一件堪称神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件:汉委奴国王金印是一件文物,印面正方形,边长2.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台上附蛇形钮,通体高约2.2厘米,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它的发现可以说是有些偶然,在1784年,日本一位佃农在村庄附近挖沟时,偶然之间发现了这一枚金印。200多年后,其后人将这枚金印献给了福冈市博物馆。

倭字,与委字通用,在《说文解字》中,委表示随从之意,加上人字偏旁表示顺从、恭敬的人。

《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

《后汉书·东夷列传》“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国志·魏书》中记载:“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诸国)不盗窃,少诤讼。其犯法,轻者没其妻子,重者灭其门户。及宗族尊卑,各有差序,足相臣服。……下户与大人相逢道路,逡巡入草。传辞说事,或蹲或跪,两手据地,为之恭敬。”

金印的印面呈现出正方形,上面镌刻有字体,表明是汉国赐给日本的金印。但有一部分日本学者对这一枚印章的真假存有疑问,主要还是因为“委”和“倭”字这两个字的不同,看来这枚金印的身上还充满了各种谜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件珍宝是《菩萨处胎经》,《菩萨处胎经》是西魏大统十六年年间的国宝级别经书。这本经书极其的珍贵,它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呢?这卷经书来头极大,它是人世间手手相传的最古老的经卷,而且可能也是世上仅存的西魏墨迹,价值无可估量。

此卷为西魏大统十六年陶仵虎写造,字大如豆,书法为北碑一派,笔意自如,全无石刻方拙之态,其超凡入圣之处,实有不可思议之妙。在京都国立博物馆的敦煌国际大展上,当时俄罗斯将其掠夺的敦煌写经一举展出,但是都是考古所出,多有残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方展出了几件唐朝时候流入日本的写经,精美至极,特别是这份菩萨处胎经,完全就是压场的宝物,精美的纸张,稳健的笔意,一看就是难得一见的神品。它的作者是东晋时期有名的译经僧竺佛念,凉州人,早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出家,翻译过很多的著名经书,是一位颇有能力的僧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件,曜变天目茶碗,堪称神品。曜变天目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盏(建宁府建安县(今建瓯市)东部,今属南平市建阳区),是宋人斗茶用的。日本人形容这个碗,都是用“碗中宇宙”这种词,说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虽然这茶碗直径也就只有12厘米,却能令观赏者们对之产生有关宇宙星空的联想,故而才得此名。

据说这样神奇的曜变天目茶碗本有两只,流传到日本后,立即成为王公贵族们争相追捧的宝物。其中一只为织田信长所得,可惜当时杀伐征战频繁,此宝物不幸毁于本能寺之变中。而另一只则归于德川家康,被尊为秘宝,后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将它赐给自己的乳母春日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明治年间,曜变天目茶碗几番辗转,到了三菱总裁岩崎小弥太手中,但他认为这只碗堪称天下名器,自己不配使用,只能观赏,所以尽管岩崎小弥太拥有了这只茶碗,但他一生中,都没有用它喝过茶。

曜变天目茶碗如今收藏在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中。《古陶瓷识鉴讲义》一书记载:“闽中建窑有今人所谓曜变盏一式,冠绝等论,其结晶状为褐色圆点,外圈围以银蓝光晕,如日食月食之曜环。日本或称‘稻叶天目’,以为其状似稻叶菌斑故命之。”值得一提的是,曜变天目茶碗在日本也被称为“稻叶天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流落日本的文物远不止这三件,这些流落日本的文物,除了古代通过正常贸易、赠予的以外,还有一些是日本通过掠夺等方式强抢过去的。每当在海外见到这些珍贵文物的时候内心都十分复杂,不过不管怎么样,至少暂时,这些珍贵文物还是只能暂居他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