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岸同胞共同参与颂典仪式,共祭郑成功。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陈翠仙)6月23日,2022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开幕式暨颂典仪式在厦门鸿山公园延平郡王祠前举办。在延平郡王祠里,挂着一面精致的“会香旗”。“会香旗”上书“延平郡王”四个大字,一左一右分别落款有厦门延平郡王祠和台南郑成功祖庙。小小一面旗帜是两岸轮流举办郑成功文化节的重要信物,凝聚两岸同胞对郑成功的追思。

现场,主祭官厦门市郑成功研究会会长郑希远、厦门市台商协会荣誉会长吴进忠带领在厦郑氏宗亲、在厦台胞台青等,怀着对郑成功的敬仰之情,庄重地进行了三献礼、四拜礼等环节,传承生生不息的文化命脉,赓续深厚绵长的民族情结与爱国情怀。

据了解,2019年,厦门延平郡王祠和台南郑成功祖庙共同制作了一面“会香旗”,凝聚了两岸民众的信仰。去年3月,在朝宗宫举行祭典后,“会香旗”交接送至台湾。今年,在经历全台湾巡香之旅之后,“会香旗”回到厦门。在颂典仪式上,两岸同胞共同见证,“会香旗”完成交接仪式,再次坐镇延平郡王祠。

据介绍,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已走向第十四年,是两岸同胞共叙亲缘、共谋发展的品牌活动和连结海峡两岸的文化桥梁。今年适逢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本届郑成功文化节以“成功同心·共享未来”为主题,在往届两岸信众民间信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精神文化交流、文旅生活互动、全民文体赛事等系列活动。

相关新闻

两岸专家学者在厦开研讨会

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潘薇)6月23日至24日,“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历史研究院指导,厦门大学主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承办,两岸专家学者200余人与会,以“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为主线,深入探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进程、郑氏家族的海上活动、郑氏家族与台湾开发、郑成功与两岸历史记忆,以及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现实启示等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表示,郑成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固有领土台湾,这是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外来殖民侵略的斗争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辉煌胜利。“作为历史研究者,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我们应充分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贡献和时代意义。要大力弘扬和传承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两岸同胞充分体会到我们是血脉相连、心灵相通的一家人,应携手同心,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贺信中指出,作为两岸最早对郑成功进行系统研究的史学家之一,他的祖父连横十分敬重郑成功的事迹及其对台湾的贡献,因而用心收集史事并编辑出版,使民众对郑成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对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精神的重振有着特殊作用。

新党主席吴成典表示,希望大家能在郑成功精神的感召之下,增进两岸交流,从和平交流、和平谈判往和平统一的方向推进,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望。

据悉,厦门大学具有郑成功研究的传统和深厚积淀。早在1962年、1982年和1987年,厦门大学就曾先后以郑成功复台300周年、320周年和325周年为契机,举行三次具有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回顾和缅怀郑成功的历史功绩,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