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做血样检测。

在无锡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戒毒所)有一群特殊的工作人员,他们既是拥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又是名副其实的警察。昨天是国际禁毒日,记者走近戒毒所医生,目睹过毒品蚀骨伤身的戒毒所医生告诫:年轻人一定要约束自己的好奇心,坚决对毒品说“不”。

医生走到哪儿都带着对讲机

记者跟随民警来到戒毒所,在生化室内,检验师将采血样本放入仪器做检验。戒毒人员进入戒毒所之前都要经过一轮体检,入所后戒毒所医生还会对他们做一次抽血检查。戒毒所副所长陈永平就是一名医生,他解释道,不少吸毒人员由于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以及个人生活交际混乱,很容易感染肝病、艾滋病以及一些性病,常规体检筛查不出来,所以要针对几项指标专门做检测,完善后续的诊疗方案。

据了解,戒毒所目前共有4名医生、1名检验师和5名护士,多是在戒毒所建成之初从各大医院选调过来的专业人员。记者留意到,这里的医生走到哪儿都带着一部对讲机,询问得知“手机可以不拿,但对讲机不能离身”,原因在于进入禁毒管理区不允许携带手机,而且遇到突发状况时使用对讲机效率更高,医生护士听到呼叫都能带着急救包迅速赶到现场。

给一群特殊患者“立规矩”

与普通医院里的工作不同,戒毒所医生面对着一群特殊的患者。毒品让人丧失底线,患者进入戒毒所时情绪不稳定,自虐、不配合治疗等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戒毒人员还会谎称自己有精神疾病,在医生面前“戏精”上身各种表演。戒毒所医生不仅要治疗疾病,还要分辨症状真伪,对戒毒人员进行管理。

戒毒所内有严格的生活作息制度,对起床、休息、用餐、学习、劳动等做了详细安排,不过吸毒人员习惯了自由散漫,白天睡觉晚上亢奋,进入戒毒所要重新调整作息,有的人就“不乐意”了。戒毒所收治过40多岁的女子阿萍(化名),阿萍因吸毒、贩毒等多次被处理,她吸食过海洛因、冰毒,而且患有高血压、子宫腺肌症等多个疾病。阿萍进入戒毒所后并不配合,一度以各种原因要求用药,自称有毒品戒断反应,不仅在地上打滚还捶打自己,并借口身体不舒服不愿意遵守作息制度。医生一方面随时关注她的身体状况,一方面想到阿萍进入戒毒所前受过行政拘留处罚,已有10多天未吸食毒品,便根据戒断时间周期对症用药。之后管教找阿萍谈话,阿萍最终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无利可图,表示愿意配合管理。

毒品心瘾难戒绝非危言耸听

有句话叫“一朝吸毒,十年想毒,终身戒毒”,戒毒所医生张敏表示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戒毒人员在戒毒所要经历生理脱毒和心理脱瘾,目前生理脱毒方面的治疗技术和成效都不错,但戒断心瘾仍属于难题。不管是传统毒品海洛因,还是冰毒等新型毒品,心理成瘾都很强。特别是现在的新型毒品花样繁多,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有些年轻人怀着好奇心追求所谓的刺激吸食服用,自认为不会成瘾,其实是很大的误区。

前几日戒毒所收治了一名服用曲马多成瘾的“00后”男子。每当看到年轻的生命因毒品变得黯淡无光,戒毒所医生都感到十分痛惜。张敏告诉记者,新型毒品之所以被年轻吸毒者青睐,主要由于它兴奋感十足,同时让人出现幻觉,连续吸食会对人的大脑神经造成损害,产生被害妄想等各种精神异常。从收治的情况来看,年轻吸毒者通常是通过娱乐场所和经狐朋狗友引诱沾染到毒品,因此提醒年轻人慎重管理生活圈和“朋友圈”,保护自己远离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