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江南要冲地,吴中活码头”之称的苏州古镇浒墅关,因京杭运河而兴。为使“黄金水道”的颜值内涵双提升,今年以来,浒墅关紧紧围绕“运河文化带”建设,以“三强化”持续推进大运河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为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精彩一段”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化网格排查,问题整改无死角

“浒悦生活广场西北角运河健身步道绿化带内暴露垃圾已清理”“桑园路、和祥街运河健身步道入口原有水泥块已吊离并重新设置了隔离石球”“文昌大桥南300米运河健身步道旁破损的公益广告牌已修复……”这是近日网格综合执法队员在日常排查时,大运河沿线一些小微问题得到及时处置的场景。

为扮靓运河沿线颜值,浒墅关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依托网格化精细管理优势,执法人员通过“机动巡查+无人机巡查”等方式,对运河沿线周边“违法建设、毁绿种菜、暴露垃圾、乱堆乱放、违规垂钓、不规范停车、景观设施破损”等影响运河生态环境的系列问题进行每日巡查,确保做到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回复;对一些短时间内无法处理的问题,按照“突出重点、分类处置”原则,制定治理清单,倒排工序,确保做到靶向治理,逐个销项,闭环管理。

同时,浒墅关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还专门建立起“运河沿线环境提升”微信工作群,每日巡查的问题及现场处置情况都会第一时间发在群里,并有专人对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跟进落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截至目前,运河沿线共计排查发现问题200余起,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整改,整改率达100%。

强化专项治理,联动执法严监管

当“夏”,运河沿线优美的风光不仅吸引了大批前来打卡的市民,也引来了众多的垂钓者,特别是一些人在大运河两岸设置大型捕捞设施,不仅影响河道整体环境,也将对航道安全造成影响。为此,浒墅关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会同水务、农业、渔政、建设局等部门,“水陆并进”式对京杭大运河浒墅关段沿线违规设置捕鱼设施进行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捕鱼行为。

“由于大多数垂钓的都是年纪偏大的老年群体,前期我们巡查发现时大多以教育制止为主,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一些捕鱼者看到执法人员来了,就收起来,等执法人员一走,又故技重施。”综合执法队员介绍道。

针对上述问题,执法人员多次通过“拉网式”联合巡查,对违规设置捕鱼设施的行为,发现一起,清理一起,并对捕鱼人员开展现场教育警示。

“大运河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家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为此,我们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执法机制,通过资源整合、联动力量,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共同守护大运河的生态文明和安全生产。”浒墅关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道。

强化靶向治理,刚柔并济拔“钉子”

伴随着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分布在大运河两岸沿线的违法建设、非法占用集体土地等问题的排查及治理工作刻不容缓。浒墅关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第一时间打响了大运河沿线违法建设“清零”攻坚战,截至目前,共拆除大运河沿线企业违建50多处,面积1.5万平方米。

位于文昌路沿线的一家塑料制品企业在紧邻大运河有一排5000余平方米实体砖瓦结构厂房,看上去整齐划一,但实际上却未取得相关规划许可,且房屋老旧、斑驳,内部及周边存在生产用电私拉乱接、消防器材配置缺失及环境脏乱等问题。

由于种种历史遗留原因,拆违工作并不顺利。为全力打通此处症结,浒墅关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专门成立破难攻坚工作小组,并联合辖区相关监管部门进行了集中攻坚,通过上门约谈、政策宣导等方式,最终取得了企业的理解和支持,以助拆的方式,一天内拆除了7幢砖瓦结构的违章建筑,为打通运河沿线步道建设扫清了障碍。

浒墅关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们持续稳步推进大运河沿线违法建设的治理工作,在抢时间、抢进度的同时,特别是对阻扰工程建设的‘钉子户’进行分析、研判,集中各方力量实施‘拔钉清障’,为擦亮大运河生态文化品牌承担起更多的职责和使命。”(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