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指示精神,聚焦“五大振兴”发展需要,着力集聚各方帮扶资源,探索整合“人才资源、资金项目、服务管理”,聚力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形成人才、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帮扶资源整合新路子。

“帮扶人才组团”解人才振兴之困。针对医疗、教育专业人才匮乏短板,联手省优质教育促进会、嘉祥教育集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进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在全州率先开办“嘉祥班”、创办“医联体”,建成温州大学眼视光中心,带动培养本土骨干教师、医疗学科领头人、眼视光人才。

“资金项目打捆”解产业振兴之需。坚持资金项目向产业聚焦、向民生发力,整合帮扶资金办大事,用好资金实施大项目。2022年,争取中央、浙江、新津等地帮扶资金、项目,重点投向农文旅融合、红色文化传承保护、玫瑰产业示范村打造、牦牛标准化养殖等重大项目,着力解决帮扶资金项目“撒胡椒面”的问题;充分发挥帮扶资金撬动作用,筹集产业发展资金协助解决产业发展贷款,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强力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县域发展软硬实力。

“服务管理集中”解后勤保障之难。坚持援助干部人才与本土干部人才同管同用,建立援助干部人才联合党支部,实行“1+N+N”管理机制,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牵头,浙江、省内对口帮扶等援助领队配合,下设N个党支部、党小组,制定日常管理、季度考核、项目会商、工作督导督办等制度办法,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切实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推广“援助干部人才楼”,组建“人才之家”,配备人才服务专员,落实援助干部人才服务管理措施,实行集中统一居住,建立健康监测台账,及时更新实绩档案,积极组织开展座谈交流、谈心谈话、慰问等活动,设立“共享书吧”,建设“周末驿站”,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消除援助干部人才后顾之忧,切实做好后勤保障,促进援助干部人才安心安身、安全安业。(林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