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西天拜佛求经团五人组表面看似鲜丽夺目,怒马鲜衣,有唐王的批条,有佛祖的信物,实则个个都是戴罪之身。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一代才女张爱玲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两肋插刀,插得取经人有苦难言,痛不欲生。

金蝉子怠慢佛法,十世转生成肉胎凡身;天蓬元帅醉酒戏嫦娥,被玉帝2000锤打下界,错投猪胎,成了猪妖猪刚鬣,失去了八万天河水师都总管的身份;卷帘大将失手打碎玻璃盏,同样被玉帝打了800锤,贬下凡间,做了流沙河中的沙流精,失去了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小白龙失手烧毁水晶宫中的龙珠,先是被玉帝拖上剐龙台,后又被观音菩萨解救,终究是失去了西海龙子,西海龙族储君的资格。

大师兄孙悟空俨然成了其中的一个幸运儿,上天眷顾的宠儿,因为,他依然保留了齐天大圣的名号,玉帝并没有剥夺他的齐天大圣的官职和爵位。

金蝉子没有认真读书,天蓬元帅多看了嫦娥仙子一眼,卷帘大将打碎了一个酒杯,小白龙烧了一颗珠子,他们就失去了公职。孙悟空比他们的罪过大多了,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美猴王在花果山竖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帜,直接叫板三界主宰玉帝。而后他又吃仙桃、偷金丹、盗御酒,继而在大罗天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而又惊心动魄的大闹天宫的好戏。

猴哥说了,他要玉帝把皇位让给他,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悟空此举,属于什么性质呢?谋逆,大不敬,十恶不赦,株连九族都不为过。方孝孺你晓得吧?株连十族啊!就因为一句顶牛的话,皇帝连他的老师一族都不放过。放到西游记中,恐怕悟空的授业恩师菩提祖师也难以幸免。普天之下皆王土,率土之滨皆王臣。三界六道,神人仙佛,玉帝为尊。你一个小小的毛猴子还能翻了天不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尽管美猴王最终被诸天神佛联手镇压,他的齐天大圣名号却被完好无缺被保留了下来,玉帝愣是没有剥夺他的封号和爵位。

反观八戒和老沙,这哥俩跟猴哥一比较,那真是冤死了,一对冤大头,比窦娥都冤。这两位天神犯错误,触犯天条,都是因为醉酒闹事,说到底,都属于孙悟空搅局蟠桃宴的副产品,后遗症。悟空是主犯,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顶多算从犯。

从犯被严惩,剥夺公职,作为主犯的孙悟空却被保留了齐天大圣的名号。这就奇哉怪也!匪夷所思。

那么问题来了,玉帝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脑子里装了浆糊了吗?长公子扶小苏认为,其实不然。作为三界主宰的玉帝比谁都清醒,他也想办掉孙悟空,剥夺他的齐天大圣的封号,奈何心有余而力不出。他在试水,在权衡利弊,见机行事。他对悟空的处理是有个逐步的转变的过程的。我们一起来一窥究竟:大圣齐天非孟浪,祈封魁首敖诸仙。仓皇掩面蟠桃后,本色一流未改颜。

01

齐天大圣:争来的名号

孙悟空拜师学艺“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师从神秘大佬菩提祖师,学成了一身文武艺与长生不老术。

花果山美猴王正式雄起。龙宫夺宝,闯地府勾生死搏,降伏七十二洞妖王,结拜花果山七大圣。

玉帝深感不安,屁股坐不稳当。转身来了个两度诏安。

弼马温这个职务如实秀了美猴王一脸,敢情猴哥拜师菩提祖师,学来一身功夫就是来给玉帝养马的。回头他就在花果山竖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帜。猴哥这是学宋押司宋江这个套路啊!我官职低微,不被大老板重视,好么,我占山为王,给你过不去,找麻烦,使尽浑身解数,加以各种手段,软硬兼施,软泡硬磨,逼迫你给我提高待遇。

宋押司打的是“替天行道”的旗号,也忒没种了。美猴王不一样,直接硬刚,他要做仙界的极品,齐天大圣的名号你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

老实说,其实悟空也不太明白“齐天大圣”这四个字到底是几个意思,无非就是高一点,再高一点。大家都是人,都是兄弟,谁也不许在俺老孙面前装孙子,充大尾巴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帝的办法是,满足猴哥的好奇心。齐天大圣的尊号给你,齐天大圣府给你建造,实际齐天大圣府里的小官僚还是御马监里的原班人马。你有这个名号,不好意思,实际没有对等的待遇。有名无实,有官无禄。说白了就是圈养的意思,叫你有事干,不给天庭添乱加堵。

可猴哥天生就是个不安分的主,这是玉帝没有预料到的。齐天大圣是玉帝钦此的尊号,等于是一字并肩王,在玉帝看来,这几乎是一个笑话,一种笑料,徒增笑耳。孙悟空拿起来管用,相当好用。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猴哥见三清称个“老”,叫声“老倌儿”,见玉帝称个“陛下”,急了就直接叫“玉帝老儿”。其他甭管你是多大的神仙,一律称兄道弟,拍胸脯拍肩膀叫声“弟弟”。

齐天大圣这个名号是玉帝赐封的不假,可它更像是美猴王强取豪夺,自封的齐天大圣。

种种迹象表明,支撑“齐天大圣”这四个字的不仅是悟空本人,背后还有深不可测的高人。

齐天大圣的所作所为超出了玉帝的忍耐极限,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的对策来了。一套接一套,针锋相对,棋逢对手。

02

玉帝:杀无赦

在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个事情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互相都有指责和践踏对方的一万条理由。

在玉帝看来,作为三界主宰,仙界说一不二的大老板,他已经仁至义尽,能做的都做了。弼马温你不满意,给你齐天大圣的尊号。你不是要极品吗?你都齐天了,应该见好就收了吧?得感恩戴德了吧?

猴哥说了,既然我是齐天大圣,我吃你几个烂桃子怎么了?瞧你家婆娘那个小气劲儿,王母娘娘开蟠桃会,谁谁都请,偏偏没俺老孙,这不是欺负人吗?秃子头上的虱子,摆明了打俺老孙的脸。

然后就有了后面一系列的故事发生。悟空大闹蟠桃宴,顺走了御酒和道祖的金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帝是个什么态度,如何处理这件事情的呢?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相投。来呀,左右给我拿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妖猴,不要留情,往死里打。

玉帝传旨,即命大力鬼王与天丁等众,押至斩妖台,将这厮碎剁其尸。——《西游记》

试水。玉帝先是调兵遣将,派遣李天王和哪吒父子率领十万天兵天将去搞定孙悟空,结果很不理想,大家伙出工不出力。然后道祖拿金刚琢搞定美猴王,玉帝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可惜,玉帝错判了形势,他以为得到了太上老君的支持,或者默许,他要把孙悟空碎尸万段,永绝后患。

所以玉帝发布的命令是,命大力鬼王和诸位天神把猴哥押到斩妖台上,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按照玉帝的想法,既然孙悟空本人都被斩立决了,那齐天大圣的名号自然也就作废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请注意,在诸天神佛围剿花果山美猴王的整个过程中,孙悟空的齐天大圣的名号依然在,仍然管用。他们对悟空的称呼是“妖猴齐天大圣”。玉帝赐封猴哥为齐天大圣,这是真实有效的,玉帝要拿下猴哥,又说他是妖猴,那他就是“妖猴”+“齐天大圣”了。

不成想,别人和玉帝的想法不完全一样。

03

观音菩萨:比划着您的外甥二郎神来

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观音菩萨主动关心起别人家的家事来了。菩萨主动请缨,请求玉帝准许惠岸行者走一遭,对付孙大圣。

当时玉帝对孙悟空大闹天宫事件的来龙去脉仔仔细细地说了个遍,如数家珍,一字不落。可见玉帝对观音菩萨意见的高度重视,七佛之师的名号不是白叫的。

你可快下天宫,到花果山,打探军情如何。如遇相敌,可就相助一功,务必的实回话。——《西游记》

观音菩萨此举意欲何为?原来她老人家的本意是叫木吒去试探下孙大圣的真实实力,是否名副其实,堪当大任。菩萨拿了如来的法旨,已经着手寻觅取经人第一护法人选了。

好大圣!好大圣!着实神通广大!——《西游记》

木吒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作为观音菩萨跟前的首席大弟子,他也只能在猴哥面前过几招,顶多五六十个回合,他不是孙悟空的对手,孙悟空齐天大圣的名号绝非浪得虚名,是有真本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观音菩萨果断向玉帝举荐了二郎神杨戬。菩萨说了,二郎神是玉帝的亲外甥,二郎显圣真君可以一试。然后还补充了一句:二郎神听调不听宣。

观音菩萨在暗示玉帝一个道理:二郎神杨戬也曾大闹天宫,结果玉帝避重就轻,非但没有惩罚杨戬,还把他封为二郎神,即是所谓的二郎显圣真君,成为家住灌江口的一方诸侯。由此二郎神就有了“小圣”的称号。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作为仙界大老板,你可不能任人唯亲,同罪异罚啊!孙悟空不能死,齐天大圣的名号应该保留。这就是观音菩萨的真实意图,也是他的意见和看法。

04

太上老君:老虎嘴里拔牙

至于观音菩萨和太上老君的那一番争执,用杨柳玉净瓶还是金刚琢砸孙猴子,其实无伤大雅,甚至可以说,他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孙大圣。

潜台词:我们帮你把孙悟空给拿下了,省下来就看你怎么做了。

玉帝不甘心,他真要拿孙悟空开刀,动真格的。

太上老君坐不住了,道祖终于表态了:

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煅成一块,所以浑作金钢之躯,急不能伤。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煅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西游记》

太上老君这段话有意思,话里有话,高人就是高人,总是神神秘秘,玄玄乎乎的。犹抱琵琶半遮面,话只说半截,叫你猜哑谜。

老君先是数落悟空的罪过,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

孙悟空犯了错误,他搞了三样东西,仙桃,御酒和仙丹。老君的重点在他自家的那五葫芦金丹上。蟠桃叫“吃”,御酒叫“饮”,只有仙丹才叫“盗”。道祖在暗示玉帝,美猴王是御赐的齐天大圣,他应该有齐天大圣的待遇,他吃得蟠桃,也喝得御酒,都是应该的,算不上什么大错。谁叫你不给人家对等的待遇,这么小家子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蟠桃是你老婆王母娘娘的,御酒是你自己的,都是你们的家事,你们小两口的事情,我老人家管不着。可这金丹是我兜率宫里的宝贝,孙悟空偷吃了我的仙丹,我就管得着了。不能你们两口子说了算,也有我的份吧?得,您得把孙猴子交给我来处理。

原来道祖故意放水,故意给孙悟空机会偷吃九转金丹的,道祖早就埋下了伏笔,为的是在关键时刻拿到主动权。

然后你就看到了,孙悟空被道祖放在如意八卦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和一副钢筋铁骨,他竟然逃出生天,再次溜走了。

真正的大闹天宫戏份上演,更大的麻烦来了。然而,孙悟空也只是被五显灵官率领雷部三十六神将围困在通明殿。九天荡魔祖师真武大帝竟然作壁上观。

玉帝算是领教了,看清楚了各方大佬的态度。三清道祖太上老君要死保孙悟空,后面的人都不敢贸然出击,玉帝和道祖,应该帮谁?谁也得罪不起,不如坐观其变。有时候不作为比作为更重要,这就叫做明哲保身,符合天庭为官之道。

天庭大佬们不肯出力,玉帝只有把希望寄托在西天佛祖身上,看如来究竟是个什么态度。

05

如来佛祖:破格录取

西天佛祖如来就是封神大战中的多宝道人,菩提祖师就是截教的通天教主,所以如来对他曾经的恩师,现在的菩提祖师的爱徒孙悟空的来路门清。老师抛出了孙悟空怎么个无法无天的顽徒,给曾经的昊天,现在的玉帝,通天教主曾经的死对头难堪。不管怎么样,如来还是会给菩提祖师面子,保下孙悟空,并给老师一个比较好的交代,给悟空一个相对不错的大好前途。

办法是什么呢?就是叫悟空成佛成圣。正好如来在布局一个西天取经计划,金蝉子需要一个得力的神通广大的大护法。

我们来看看如来佛祖是怎么操作与表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如来先是对玉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玉帝修炼了1750劫,每个劫数129600年,这才坐到三界主宰的位置上,成为凌霄宝殿上的大天尊。

先是给足玉帝面子,然后下面的事情才好做。如来不愧为西天佛祖,先礼后兵,有一套。

其二,警告,暗示孙悟空,保命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这个节骨眼上,你就不要一味耍横了,能拿下你的人大有人在,你要见好就收,跟我走。

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西游记》

孙猴子你不要再多说什么了,小心说漏了嘴,把咱们的老师菩提祖师都给抖落出来,到时候连我也保不了你了,这不等于是直接撕破玉帝的脸皮吗?

然后如来急匆匆地放了个大招,一套迷踪拳,一个如来神掌搞定孙悟空,把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

如来把悟空放到五行山下,装在一个石匣子里,然后贴了封条,放了一道六字真言。

这是几个意思呢?孙悟空我封存了,我盖了章,贴了封条,谁也不能再动他半根毫毛了。

这等于是什么呢?玉帝要判孙悟空的死刑,要来个斩立决,结果被观音菩萨暗示,太上老君死保;一计不成,接着来。如来做了委婉的意思表达,既给足了玉帝的大天尊的面子,又保住了孙悟空。办法就是,给孙悟空判个缓刑。我把孙猴子帮你给收拾了,然后我来替你管束他,把他送上西天拜佛求经路,叫他皈依佛门,再也不会给你添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这里,玉帝也只好听从如来的建议,就此收手。

索性人情送到底,齐天大圣名号继续保留。指不定什么时候天庭会用到悟空呢!果不其然,当无天佛祖下界跟三界叫板的时候,无天大闹到凌霄宝殿,想把玉帝拉下马。正是斗战胜佛孙悟空解了玉帝的燃眉之急,保住了他的三界共主的大天尊位置。

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人与人之间不就这点事吗?冤冤相报何时了?指不定什么时候你会求到人家门上。

06

永绝后患的另一种意思表达:齐天大圣之后再无另一个齐天大圣

玉帝还考虑到了另一个层面的意义,就是,齐天大圣之后再无另一个齐天大圣。

三国时代的曹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曹操虽然被称作一代枭雄,在戏剧大舞台上也往往是白脸奸雄的面目,然,曹操枭雄也罢,奸雄也好,他这句话放在东汉末年是有一定道理的。

东汉末代几代帝王都是小娃娃,乳臭未干,宦官当道,弱主强臣,形如傀儡。在黄巾军的冲击之下,东汉几近瓦解,于是乎就出现了各种以勤王为烟幕弹的诸侯纷争的分裂局面。所谓的十八路联军,个个都不是吃素的主,谁都有干翻别人,自己一家独大的想法。

所以曹操的存在,确实挡了许多人的道,揉碎了他们称王称帝的春秋大梦。

曹操称魏王,被汉献帝加九锡,可以不跪天子,佩剑上朝,这就有点一字并肩王的意思了。蜀汉的刘备,东吴的孙权,哪一个不想称帝?曹操活着的时候,每一个人敢这样做,没人能做到。你想称帝,先问问我曹操手中的宝剑答应不答应,敢试吾宝剑利否?

同样道理,玉帝也想到了这一点。与其废掉孙悟空这个齐天大生的名号,倒不如保留更有意义。首先他是个虚名,有职无权,有官无禄,玉帝不用给悟空发工资,不影响财政支出,不占编制。其次他被如来佛祖给管束了,不会给三界添乱。齐天大圣这个名号还能起到震慑其他人的作用。某个妖精能耐大了,他也想搞事情,叫板天庭和玉帝,说,你把位置让出来给我坐坐。这个时候,不用玉帝打招呼,孙悟空大嘴巴子就呼过来了,你也不问问俺老手中的金箍棒?你也想齐天,也想称大圣?趁早断了这个年头。猴哥喜欢逞强,齐天大圣的面子必须有,可不能给别人抢了风头。六耳猕猴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结论就出来了。玉帝保留孙悟空齐天大圣名号好处多多。玉帝给足了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观音菩萨面子,反过来如来收服了孙大圣,最终把他收编到西天灵山,也省了玉帝的麻烦,给足了大天尊这个三界主宰的面子。

关键齐天大圣还不吃天庭的皇粮,还有镇邪的作用,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去?当然,孙悟空保留齐天大圣的名号,他办事也更加方便,搬救兵神速,无人阻拦,取经路如战场,生死一念,分秒必争,救急如救火。兵贵神速,唯快不破。

事情总是一起商量的好,玉帝保留悟空齐天大圣名号,照顾到了方方面面,从大格局上看,实际也符合玉帝的根本利益,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