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否有用”,这个话题经常被拿来讨论,由此也衍生出“无用”和“有用”两大“派别”。

前者认为,阅读是在做无用功。“我现在都想不起来上个月看过的书了”“我根本不喜欢看书,如果不是工作/学习强制要求,我才不会翻开书,看完只记得书名和第一章第一页的内容属实是浪费时间”……诸如此类的吐槽不在少数。的确,因为人的记忆周期很短暂,除非不断强化记忆,否则最多不超过15天就会“遗忘”。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阅读?阅读的意义何在?

看完李筱懿视频号最近一期名为《遗忘》的内容后,相信所有人都能坚定地高举“读书有用”大旗并坚持阅读,滋养灵魂。

视频中,李筱懿老师为我们解开了阅读的“遗忘”价值这一命题:

“‘当我还是个孩子,我吃了很多食物,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且被我忘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阅读对我们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每当我为自己读书时糟糕的记性而焦虑,这句话能让我平静,入眼的会遗忘,入心的不会。”

短短三十多秒的视频,言简意赅——平时的阅读就好比如一日三餐,营养全部都吸收到骨头与血液里去了,才使得我能够成为“今天的我”。

水不见痕,凉意犹存;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其实人生中的许多事情并没有落得“遗忘”的结局,而是融入了我们的潜意识,当有一天经历了其他类似的事情时,我们的大脑会不由自主地与之关联起来。阅读也是一样,它的力量是无形但强大的,就像是一座冰山,我们以为自己记得的只是那浮现出来的10%,然而真正支撑着我们的是下面的那一大部分。

能记得的只是知识的低级形态,叫信息;

能理解的才是知识的高级形态,叫智慧。

因此,阅读不是为了达成“记住”这一目标,而是为了取精华、弃糟粕、勤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悄悄成为“最好的自己”。最后,一个“良心”建议分享给大家:如果担心自己读书“早晚”会忘,那换成中午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