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五位、死亡率第二位的肿瘤,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达41万例,死亡病例达39万人。多数患者首次确诊肝癌时已为晚期,因而错失外科手术机会且预后不佳。肝癌作为我国高发性癌症之一,我们应当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治这位“沉默的杀手”?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生命器官之一,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生长在被肋骨保护起来的位置。肝脏既是人体内脏中最大的实质器官,也是功能最为复杂和重要的器官。肝脏是我们体内的“化工厂”,承担着多项职能。它参与糖类、蛋白质、脂类以及维生素等物质的合成、分解及转化,参与激素代谢转化、药物或其他代谢废物的分解和解毒过程。此外,肝脏还兼具分泌胆汁、制造凝血因子、调节血量、在胚胎时期造血等多项功能,堪称“人体器官中的劳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些因素增加肝癌风险

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亚硝胺类物质、吸烟、微量元素等都与肝癌发病相关。此外,饮酒、长期食用亚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类食品、生活作息不规律、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

有哪些临床症状

肝癌发病较为隐匿,其发病早期无特殊症状或痛感。随着疾病进展,患者会表现出疼痛、消化道症状、出血等症状。

  • 持续或间断性隐痛、钝痛,并随疾病的进展而加重。

  • 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 出血倾向及出血,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上消化道出血,出现黑便、 呕血等情况。

  • 发热,大多为持续性低热,无寒战,且使用抗生素无效。

  • 伴癌综合征,如自发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脂高钙血症。

此外,肝癌患者还可能会表现出黄疸、腹水、肝脾肿大的体征。值得警惕的是,当临床症状明显时,肝癌患者的病情可能已进入中、晚期。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体检、注意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不要偏听偏信,及时就医。

肝肿瘤治疗新选择--微波消融术

肝脏微波消融术是指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将一次性微波消融针穿刺到病灶,利用微波的局部致热效应造成组织细胞不可逆性凝固坏死,它具有安全微创、疗效肯定、手术时间短、可重复治疗、操作简单等优点。因此,微波消融治疗肝肿瘤逐渐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首选的微创治疗手段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查看亿高官网:微波治疗仪-高频电刀-射频消融-南京亿高医疗 (njeco.cn)]

相较于RFA,微波消融具有肿瘤组织升温快速(5~10min),消融效率高的显著优势!

实际临床工作中,因患者病情发现较晚、病情进展较快等因素,肝脏肿瘤往往较大,临床工作中不断探索、拓展消融指征,充分发挥技术特点,通过多针同步消融技术,并联合其他局部介入微创治疗技术手段,亦可达到理想的姑息控制疗效,有效控制局部肝脏肿瘤进展,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与机会!

微波消融治疗不但没有放疗、化疗所造成如:脱发、乏力、厌食、白细胞下降等副作用,而且还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微创消融治疗方式也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易于患者接受。不开刀也能治疗肝癌已经不是梦想而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