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工信部网站发布消息,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支撑高效统筹疫情防 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广大用户出行,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

很快,“行程卡取消星号”在热搜上“爆”了,关注度极高。记者注意到,在此消息发布后,各大旅游平台上机票、火车票、酒店的搜索量也爆了,大幅增长。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上述消息发布半小时之后的15时30分,平台上国际机票瞬时搜索量翻倍,达到近两年以来搜索量最高峰。同时,平台机票搜索量在30分钟内上升60%,酒店搜索量翻番,火车票搜索量上涨最多达到1.5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摘星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浪”,而是防控标准统一、提高各地执行效率的一种手段。

此前,通信行程卡带“星”是否影响出行、是否会被目的地隔离,需进一步核实该用户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

根据28日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将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

其中,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中风险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

这意味着,在通信行程卡摘“星”之后,中高风险区居民出行,仍需遵循全国统一的防控要求和出行限制。

行程卡取消星号有何影响?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认为,通信行程卡取消“星号”标记总体上是在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本思想。目前,区域范围已经精确到区和县一级了,原本的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只能到地市一级,两者存在差异,取消星号标记后可以让行程卡这一防疫工具与最新防控政策接轨。

程超功表示,行程卡取消星号标记后,人们出行、出游所要遵守的防疫政策将实现真正的全国一个规则、一把尺子,可以有效规避基于行程卡星号标记的层层加码和一刀切现象,从而让人们在防控常态化之下的出行、出游更加便利。

携程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范围内的“摘星”,标志着疫情精准防控、科学防控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方向加速推进。随着多重政策利好的释放,暑期旅游市场或将迎来今年旅游市场的复苏高潮。

多重利好信号

刺激跨省游回暖

6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优化调整了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近一个月来,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向稳趋好,阳性感染人数持续下降,有疫情的地区数量也在减少。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多地放宽人员跨省流动政策,跨省游恢复省份进一步增多,跨省游迎来加速回暖。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预订7月1日至8月31日的跨省游订单环比上月增长近200%。 在去哪儿平台上,近一周,全国酒店预订量已经超过了2019年同期。

6月29日陕西新增2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9日0-24时,无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6月29日0-24时,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出院3例,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4例。

截至6月29日24时,现有在院隔离治疗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3例,隔离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21例。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男,34岁,黑龙江籍,入境后即被闭环管理,无陕西省内自行活动轨迹,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目前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男,46岁,山东籍,入境后即被闭环管理,无陕西省内自行活动轨迹,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目前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男,33岁,外籍,入境后即被闭环管理,无陕西省内自行活动轨迹,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医学观察。

来源:中国新闻网、第一财经、陕西省卫健委、阳光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