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四点左右,位于姑苏区平江街道日规路上的一家电瓶车维修店内,一辆正待维修的电瓶车突然电池部位开始冒烟,幸亏老板老丁反应快,第一时间取出街道“331”机制办要求添置的两支干粉灭火器,在火势还没起的时候就顺利把火扑灭。

事后据老丁回忆,客户的电瓶车电池可能是因为使用时间过长,故障存在短路,本来就是送来修的,但没想到刚要修就开始冒烟,他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要闯祸了”,“最近时间看到很多电瓶车烧起来的火灾新闻,没想到自己也碰上了。”幸运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平江街道“331”机制办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反复走访检查,本来被老丁扔在角落的两个灭火器在检查人员叮嘱之下也被挪到了店里的显眼处,及时派上了大用。

据街道“331”机制办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市“331”消防管理的相关要求,平江街道“331”机制办在很早就已经要求辖区“九小场所”的商户们在经营场所添置灭火器、烟感等简易消防设备。但是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很多商户是抱着“应付检查”的态度来完成的,对“灭火器买了后放哪里、怎么用”还缺乏认识,“很多就是放在角落里积灰”。“最近正好适逢‘安全生产月’,我们也在不停的上门入户宣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纠正‘应付’的心态,更加重视这个方面。”工作人员说。

老丁也说:“这个事情之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紧重新再去买灭火器,这次要多买两个备着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