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各类病原性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速度加快,水源、食物、环境极易被污染,容易导致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根据当前我市疾病流行态势,需要重点关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手足口病、布鲁氏菌病等传染性疾病,同时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仍需继续落实常态化疫情管控措施,共同维护来自不易的防控成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主要预防措施

1.做好个人防护。室内多通风,保持手卫生,出门规范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少聚集,不扎堆,尽量减少到空间密闭、通风较差场所的次数。
2.及时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到指定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发病前14天旅居史和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减少非必要的出行。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的其他县(市、区)。市外返回人员需提前向社区进行报备,并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在抵达后第1、3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
4.医院、商超、交通场站及学校等重点场所要严格落实测温、验码、晨午检等疫情防控措施,做好通风消毒等预防性措施。
5.及时接种疫苗。无禁忌症的适龄人群需尽快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特别是对于没有疫苗绝对禁忌症的老年人,建议尽快主动接种疫苗。通过接种疫苗剂次的增加,可提高免疫水平,增加保护性。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羊、牛、犬等家畜是主要宿主和传染源,蜱虫为其传播媒介,蜱叮咬是导致人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症状为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呕吐、腹泻等。5-8月是发病高峰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去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人员感染风险比较高。

主要预防措施

1.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在户外活动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外出归来后要及时检查皮肤上是否有蜱虫附着。
2.牛、羊、犬等家畜养殖户和村民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防蜱措施,定期杀灭家养动物身上的蜱,降低家养动物感染率,减少传染风险。
3.被蜱虫叮咬,不要生拉硬拽,及时前往就近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处置,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若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白细胞、血小板等相关指标的检查,及早接受治疗。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随着气温升高细菌繁殖迅速,也易腐败变质,容易导致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常见病原体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等,导致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主要预防措施

1.注意勤洗手,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
2.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食物充分加热。在外就餐尽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和水产品等食物。
3.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不吃腐烂的蔬菜和水果。
4.尽量不吃剩菜剩饭,若食用时需彻底加热。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典型表现为发热、口腔粘膜溃疡及手掌、足底和臀部皮肤疱疹。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主要防控措施

1.饭前便后、接触孩子前、处理粪便及呕吐物后均要及时洗手。
2.每天要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玩具和其他物品,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4.留意孩子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如有,则尽早就医。
5.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病原体可经呼吸、消化、生殖系统粘膜,以及皮肤等多种途径侵入人体。临床表现主要有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且易成慢性,又称“懒汉病”。传染源主要为各种饲养动物和野生动物,以羊、牛、猪为主。患病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胎儿及分泌物、乳汁等含有大量病菌。

主要预防措施

1.不要食用未经消毒或来源不明的奶制品和牲畜器官。
2.与牛、羊、猪等牲畜接触(饲养、屠宰、清洗内脏、接生等)、从事相关实验工作时注意个人防护,着工作服、口罩、帽子、围裙,穿戴乳胶手套和胶鞋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