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平深入河埒、荣巷、蠡园等街道,调研检查梁溪河及支浜水质情况、太湖安全度夏工作。副区长胡巍参加调研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浜净,大河清。位于梁溪河南侧的唐巷浜,全长约230米。近年来,经过截污控源、生态治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该浜水质明显变好,目前稳定在Ⅲ类。“河岸景观建设要高品质、高品位。”李平沿着滨水步道边走边查看水质情况,他要求相关板块和部门在不断提升水质、改善生态的基础上,持续打造颜值高、形态美、有特色、有底蕴的沿岸景观、功能设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美丽河湖”建设带来的美好生活。

泰康浜北起泰康苑,途经芙蓉池,全长190米,是梁溪河的重要支浜之一。通过驳岸清理、河床平整、杂物清理、水草种植、食藻虫投放、涌浪机喷泉等治理手段,该浜已形成平衡稳定的水生态自净系统,目前水质已达Ⅲ类水标准,水体透明度达到1.5米以上。“不仅要整治好,还要常态维护好。”李平详细了解该浜周边业态情况,要求相关板块和部门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左右协同,严格落实监管,引导群众参与,保护好一泓清流、粼粼波光。

作为区级河长,李平来到梁溪河边巡河检查,现场查看梁溪河景观提升示范段工程实施进度,询问支浜河道整治和控源截污情况。他叮嘱相关部门要坚持水岸联动,按照“一河一策”思路,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实现长治久清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工作多长时间?”李平一行来到渔港喇叭口蓝藻打捞点,关切地询问打捞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叮嘱大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防暑降温。喇叭口打捞点位于太湖梅梁湖最北端,是全市蓝藻易于聚集的区域之一。目前,该区域配置了4艘藻水分离船,以代替2座被拆除藻水分离站的分离能力。李平仔细了解打捞处置工序,查看藻情水势,要求相关板块、部门大力推广机械化的蓝藻打捞及处置模式,加强重点水域的蓝藻打捞,努力做到日产日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平一行还来到梅梁湖泵站枢纽,了解调水引流情况。该泵站枢纽是梁溪河调水工程主通道,担负着改善太湖梅梁湖、苏南运河水环境的重任。他要求相关部门探索在闸口前端控藻的方法,尝试采用工程性措施,既要保障调水引流正常进行,又要保证梁溪河水质稳定达标。

李平在调研检查中强调,要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统筹考虑各种不利的因素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健全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动态调整各类应急方案,有序推进各项工程性措施,努力实现水质稳定向好、太湖安全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