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长征途中,曾经过黔、川、滇三省交界处的鸡鸣三省村,此处“雄鸡啼叫,三省皆闻”、“一步踏三省”。1935年,中央红军在鸡鸣三省村召开著名的“鸡鸣三省会议”,而被载入中国革命史册,也给当地留下了这一笔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殊不知,宁陵县也有一处“鸡鸣闻三县”被誉为“将军之乡”的红色村落——和楼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楼村地处宁陵、睢县、民权三县交界处,可谓“鸡鸣闻三县”,虽是宁陵县最西边的一个偏僻村庄,却是周边很有影响的老村庄。上世纪五十年代,村庄周围又高又厚的寨墙还大部分完好,村庄东北有条沙河,一年四季水流不断,密密的芦苇荡郁郁葱葱,绵延数里。五十年代只有400多人,四个生产队,而今,该村有1700多人,李姓人家约占三分之一,共产党员30多名。

“钩头老李点点头,满朝文武都发愁。”据村内李姓老人介绍,李家多出文臣武将,“钩头老李”就是明朝重臣李汝华,曾任兵部左侍郎、户部尚书等要职,虽不是宁陵人,但却与和楼村李家一脉相承,他的事迹在睢县、宁陵一带广为传颂。其实,和楼有“将军之乡”美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该村哺育了一位共和国将军——李秀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七十年代,和楼村青年当兵积极性很高。和楼村有一户人家,父亲李殿法,母亲李路氏,育有三子一女,长子李秀海,次子李秀河,三子李秀兴,女儿李秀芝。父亲李殿法一生勤劳节俭,乐于创立家业,为人踏实能干,做过饲养员、生产队长。1969年,在长子李秀海退伍之后,18岁的次子李秀兴应征入伍,去新疆伊犁军区骑兵营当一名战士。197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8月入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学习,1977年3月毕业,留校当教员。1978年12月调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工作,历任秘书、助理员、办公室副主任(1993年4月到福建某部代职,人副师长),主任,2000年8月任空军雷达学院副院长,2004年6月授予空军少将军衔,2008年3月到空军后勤部工作,2009年12月光荣退休。2011年,李秀兴将军自序出版了《幸福的回忆》一书,记录了他从一个农村青年,参军入伍,从战士到干部,从边陲到首都,在部队、机关、院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记录了他成为一名共和国将军的奋斗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秀兴将军很挂念家乡的发展和建设,每次回乡都询问本村、逻岗镇和宁陵县的发展,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同时,鼓励年轻一代人立志报国。和楼村也人才辈出,中共党员张子良曾任县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县十届人代会代表、县十次党代会代表;宁陵县人民医院第一党支部书记李国聚被评为宁陵县首届十佳医生;张奉林成为宁陵县水利高级工程师;2012年,李国章自主创业成立河南力华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先后在宁陵县、永城市成立分公司;李国战成为河南省慧辉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村里仅考上研究生的就有十来个,有一名李姓学子考上清华大学博士生。

近年来,和楼村的爱心企业家不断关注家乡事业发展,县政协委员、河南力华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章为家乡疫情防控、修建道路捐款数万元,同时,为逻岗镇政府、宁陵县疫情防控迎宾公园转运站捐赠抗疫物品,资助贫困大学生上研究生;河南省慧辉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战捐款一万元购买路灯100个,用于村庄建设。为了记录村内社会贤达人士的贡献,村里将李秀兴、李国章、张子良、李国聚、李国战列入了乡贤榜。

2022年春,和楼村决定修建功德坊,大家纷纷出资出力,河南力华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章捐款4万元,蒋坤正捐款1万元,蒋君正、蒋洪波捐款1万元,张要新、何振芝、张启龙捐款6000元,全村人齐心协力建起了庄严、挺拔的功德坊和功德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村里正申请资金300万元,对村内的“将军湖”进行绿化、美化,使过往行人在传播红色文化的同时有一个休闲、游览的去处。(夏金明 谭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