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校受邀为第2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组建董学专场

6月27日至7月1日,第2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承办。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创立于1975年,旨在增进世界各地中国哲学学者的学术联系,推动中国哲学的研究,与世界各地高校学术机构开展合作,每两年举办一次。随着中西哲学互动的深入,中国哲学开始获得世界性的纬度,大会的主题是“世界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哲学”。本届会议是ISCP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会议,来自30多个国家的近630位学者参加盛会,大会包括124场学术活动,其中系列名家讲座14场,全体大会9场,特邀会议11场;平行专题会议90场。

27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ISCP理事会理事长、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赖蕴慧,本届ISCP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郁振华教授主持。

近年来,在衡水学院的大力推动下,董学研究成为近年中国哲学研究领域一道靓丽的风景,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大会组委会特委托衡水学院董子学院魏彦红教授作为召集人,组建“董仲舒与春秋学研究”专场。衡水学院选派6位优秀学者参加了董学专题学术研讨。

董仲舒与春秋学研究”专场上、下两场,分别于28日下午和晚上进行。第一场由衡水学院董子学院院长魏彦红教授主持。第二场由衡水学院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董仲舒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余治平教授主持。衡水学院参加董学研究专场的6位学者分别进行了学术演讲。魏彦红教授以《董仲舒“为人者天”释析》为题目、白立强博士以《天元:董仲舒君子德行涵育之端机及其旨向》为题目、王文书博士以《司马迁对董仲舒研究的历史贡献及二人关系考述》为题目、曹迎春教授以《董仲舒<士不遇赋>的经学意蕴和儒者境界》为题目、代春敏博士以《天命与君权:董仲舒的国家拯救之道——<随本消息>篇的文本证成和经学诠释》为题目、周莲芝博士以《论董仲舒礼乐思想的渊源》为题目分别进行了发言与讨论。大家的学术观点均获得与会学者的一致好评。

衡水学院被誉为董学研究的学术高地,本届国际哲学大会委托衡水学院组织“董仲舒与春秋学研究”专题研讨,不仅是组委会对衡水学院董学成就的高度认可和赞誉,而且也为董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国际高端学术平台,在国际平台与视野中展现董学研究价值与魅力。这对于进一步推进董学研究更加深入,提升董学事业的国际影响力和衡水学院的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