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是新时期的重要使命,也是民族复兴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要做好乡村振兴的工作,就要发挥好驻村书记“带头人”的作用,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乡村“五大振兴”任务要求落实。持续向重点脱贫村选派第一书记,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提供的坚强组织保障和干部人才支持。要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在驻村干部选派的力度上要进一步加强,也要强化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的治理,还需要加强驻村书记人选的把关,要根据乡村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选派什么样的干部的方式,才能让他们在推动乡村振兴任务上更好地抓落实。

精准选派,匹配乡村急需的驻村书记。干部是宝贵的资源,要把每一个干部都用在刀刃上,尤其需要在精准上下功夫。为把“最能打仗的人”“能打胜仗的人”选派到乡村振兴一线,坚持先定村、再定人,通过深入到镇、村进行调研的方式,分类确定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能够找准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把有这方面有特殊优势的干部匹配到具体的村,让他们扛起乡村振兴的重任,当好“领跑员”。

强化锻炼,克服驻村书记的本领恐慌。乡村振兴一线是干部的练兵场,也是检验干部的大考场,干部要“甘当小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良好习惯,才能沉得下、融得进,能够快速地和群众打成一片,让群众愿意和驻村书记说实话,了解到最真实的基层情况。同时,驻村书记要加强理论学习、专业能力学习,不断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也要主动“拜群众为师”,实现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双提升,避免本领恐慌,才能在乡村振兴一线发挥出积极的推动作用。

用好考核,调动驻村书记干事积极性。考核能够让干部明确身上担子的分量,让他们主动负责;考核能够让真正在岗位上担当作为的干部得到认可,获得评优评先、福利待遇、提拔重用上的奖励,提高他们工作上的积极性。显然,要让驻村书记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落实,尤其需要用好考核,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才能担当作为,交出让群众满意的答卷。(杨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