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鲁胜公司和胜利采油厂探索“注水共享”新做法,盘活了整个胜坨区块的产能。

“楼上楼下”——这是鲁胜公司鲁源管理区和胜利采油厂几个管辖胜坨油田的管理区之间的独特关系,多年以来同一油田、不同层系生产的两家单位,可谓各自安好。

油藏薄、黏度稠、层系多的胜坨区块,就像一块超薄千层饼“嵌”在胜坨油田上方,最薄油藏仅为0.3米,油藏储量占比大,采出程度不足20%。

一口水井解两家井“渴”。最新一组数据显示,经过一年多的化学驱试验,坨28东二段的自然递减率由8%降低至1.2%,含水率下降0.2%。这意味着该区块每年因控制递减,增加产量2.78万吨,相当于23口新井的产能。

油田开发,离不开水。油田70%的产量依靠注水开发,这也是夯实老区效益稳产的良策。油田坚持把恢复地层能量作为关键,深入开展注水基础提升工程。注水,成为活力的源泉。

“未来3—5年,管理区需转注水井40余口,年注水量近5000立方米。”面对如此规模注水量,鲁源管理区副经理陶华算了一笔账,地上没有配套井站、地下没有注水井网,水从何来?

同样因为“水”苦恼的还有胜采厂管理六区。坐拥上百口井的管理六区每天采出液达8000立方米。消化不了的采出液只能注入井底,无效循环。

因为水,双方达成协议,共享注水管网。鲁源采油管理区只需担负3.58元/立方米的水费,通过购买服务直接把水注到“家”。

“我们通过收取服务费,将采出液转化成了经济效益,采出液变成了商品。”采油管理六区经营管理室副经理康飞说。

鲁胜公司和胜利采油厂的共享合作,正契合了油田提出的“大资源”“大地面”“大经营”的理念,借老厂之力,整合优势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

合作还远非止于此。双方还将胜利采油厂已经报废的井组,通过改层换位,由“楼下”搬到“楼上”重新开发,废井重焕生机。

目前,双方已采用多种方式盘活利用生产井73口,年产油2.73万吨,日产油水平近6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