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扬在16岁那年的夏天将第一只小狗“小七”带回家时,她发誓给这个软萌的小家伙一个幸福的家。朋友们都管爱狗如子的她叫“小七妈妈”。她并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同时收养1400多只狗狗和猫咪,为它们提供一份微弱但坚定的庇护与温饱。

这个“90后”重庆女孩的人生,也因流浪狗而彻底改变。

2022年7月4日,李扬在沙坪坝区歌乐山上创办的流浪小动物收养基地面临搬迁,她四处求助,希望为这些被她视为宝贝的狗狗们寻觅一处安全、稳定的栖身之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养了它,你就是它生命的全部”

“你养了它,你就成了它生命的全部。你必须对它负责,不离不弃。”那年,把“小七”带回家时,李扬的妈妈这样对她说。

这句话记在了她的心里。

“小七”早已离去,“小七妈妈”这个名字却一直沿用了下来。因为“小七”,她感受到狗狗的忠诚和可爱。从此,李扬见不得流浪的猫猫狗狗。遇到一只,就往家里带回一只。

“在外面流浪的小动物们太可怜了,生命安全根本没有保障。我心想,反正家里多一只、少一只没啥区别……”家里的猫狗数量越来越多,邻居去物管投诉,她才意识到,已经养了36条狗!

从事自由职业的李扬干脆去南山租了一个农家小院,做起了狗狗们的“全职妈妈”,迎接越来越多的猫狗到来。三年前,她又搬到歌乐山,以4.5万元一年的价格从村民那里租下4亩荒地,买来二手材料,自己和丈夫亲手烧焊、搭棚,又花了数十万元建起了笼舍。

不知不觉中,她收养的狗狗数量从数十只很快达到数百只,接着又上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流浪狗之家”她和狗狗同吃住

7月4日,上游新闻记者来到李扬创建的“流浪猫狗爱心家园”。

志愿者卓林打开一扇铁门——这扇门只在有人进出时会打开一个缝隙,随即又被锁上——为了防止小动物们跑丢。

眼前是一片废弃的平房。听见动静,陆续有数十只狗狗跑过来。一只有蓝、黄色眼睛的哈士奇,摇着尾巴,友好地往记者腿上蹭了蹭。房顶上、楼梯间,都趴着狗。有的被拴在窗台边。“拴起来的,是被人为伤害后,带有一定攻击性的狗狗。”卓林说。

他去年从川外毕业,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几名在读的大学生志愿者,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帮忙打扫和喂食。

继续往前走,路过另外两家救助基地,一位主人是退休工程师吴叔叔,另一位是黄婆婆,两人都已六七十岁。

接着又是一道铁门,生人的到来让里面的狗狗们狂吠不止,叫声此起彼伏。

在简易的铝合板顶棚下,是狗狗们的“家”。有阿拉斯加、哈士奇等体型较大的狗住的“单间”,也有“集体宿舍”。刚生了小狗的狗妈妈,李扬专门为它们搭了小床,放上毛毯。小奶狗好奇地探出头,爪子在笼子边缘刨动,试图伸出去触摸陌生人的手。

由于场地和人力有限,大部分狗平时住在笼舍里,李扬和志愿者会不定时牵它们出去遛。一群在外面活动的狗,是性格特别温和的,一见志愿者来了,都热情地围过来,摇着尾巴打招呼。

李扬和丈夫平时吃住都在这里。她的卧室在二楼,是一张双层床。下层住着十多只小狗,上层是她睡的床铺,床单和被子已被洗得看不出原本的颜色。她一进卧室,一只叫做“椰子”的小狗就跳了起来,往她身上扑。“这里住的主要是体型小,容易生病的狗狗,放在身边照顾比较放心。”房间里有浓烈的狗狗的气味,但显然李扬已习以为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狗狗而改变的人生

要照顾好1400多只狗狗和猫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每天早上,李扬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扫笼舍,尽量使其保持干净。她每三天会给笼舍彻底清洁一次,但依然散发出强烈的味道。

她在几口铁锅里为狗狗们熬煮食物,放凉后再挨着一个个笼舍为它们送去。有新来的狗狗被送到基地后,她会先看大小,再观察性格,给它们分配“房间”。

李扬每天几乎一刻都闲不下来。救助站除了她和丈夫之外,还请了4名工人,需要不停地清理粪便、用水冲刷地板。因为狗会不断排泄,做清洁是一项持续的工作。每天狗狗们要产生二三十桶粪便。

李扬平时除了出门救助狗狗,都会呆在基地,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9点。

作为一个“90后”妹子,李扬显得和其他很多同龄女生格格不入。当大部分女孩在分享美食、出门旅游,讨论着明星八卦、育儿经,逛街、看电影、做保养时,她的生活绝大部分被这些流浪狗占据。

李扬说,已经多年没添置过新衣了,平时穿的是志愿者们带来的旧衣服。此时,她身上一件白色体恤,领口有明显的陈年污渍,牛仔裤上也是狗狗的爪印。

他们每日三餐都是在基地里解决,给狗狗们煮的大米,也会一起吃。基地里有一小块地,她自己种了一些蔬菜,可以节省一点。

一边做清洁,李扬一边忙着回复信息——经常会接到陌生人打来的电话,请求她救狗。6月底重庆下暴雨,笼舍所在区域被淹,她一瓢瓢地将水舀出去,里面还混杂着狗狗的粪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一次性救回300多只狗

来到基地里的狗狗,几乎每只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一只中华田园犬的双眼被人用棍子戳瞎,喉咙也被捅了个洞。李扬发现它时,已拖着伤病在街上流浪了一周多,眼睛出现大面积溃烂。她心疼地抱去医院治疗,最后狗狗眼球被拆除,缝合了十多针。跟李扬回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对人类缺乏信任感,有人路过时,就会扑上来咬。“唉,不怪它,什么也看不到,它心里肯定很难受。”李扬会经常温柔地拍拍它的脑袋,为它按摩,进行安抚。慢慢地,狗狗开朗了许多,只要听到李扬的声音,就会开心地摇动尾巴。李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双双”。

2019年12月,一辆非法运输犬只的大货车在江津被查获。志愿者向李扬求助。她连夜赶往江津,只见狭小的空间里关了300多只狗,气息微弱,十多只挤在一个鸡笼子里动弹不得,全部都染上了犬瘟热和细小等疾病。

把狗狗送到医院治疗费用太高,她就买来针管和药物,凭着多年养狗的经验,自己给它们打针。“做不过来啊!当时真的很崩溃,身心俱疲,但我知道,一旦停下来,就会有狗狗死去……”那一个月,她每天只睡了四五个小时,经过精心照料,大部分狗都都活了下来。如今这300多只狗狗也在基地里生活着。

李扬介绍说,基地里的大部分狗狗是被主人遗弃的。“狗狗生病后,主人舍不得花钱去治,就随手丢在路边。”有的是从狗贩那里买回,甚至清晨打开门,门口会拴着一只或一窝小猫小狗。“有时派出所解救了狗贩子手中的狗,城管遇到流浪狗,也都会送过来。”李扬说,遇到这些情况,她都会毫不犹豫地接收,几乎没有收过钱。

带回基地的狗狗中,有一些是“串串”,也不乏拉布拉多、金毛等品种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狗收入从哪里来?

李扬的丈夫曾经跑过快递和网约车,自从搬到歌乐山上后,便来到基地全职照顾狗狗。现在偶尔会卖保险,平均每个月有两千多元收入,但和上千只狗狗猫咪的日常开销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

她算了一笔账:1400多只小动物,每天大概要吃500斤米,还有鸡架、连蹄、鸭肝、玉米面等,尽量给它们提供所需营养。

“狗粮太贵,是没办法每顿吃的。”志愿者们捐来的狗粮,凑到一定数量,偶尔可以给狗狗们打个“牙祭”。

仅有自己和丈夫两人实在力不从心,又请了4个工人。食物、药品,加上人工、水电等开销,每天至少需要1000多元,一个月就是3万多元,还不包括每年的房租——今年以来,房租上涨为5.5万元。

为方便将流浪狗运来基地,李扬专门购置了一辆二手面包车,因为用于运输狗,损耗较大,如今已换了第二辆面包车,旧的那一台成为了狗狗们平时玩耍的地方。

“网上有人中伤我,说我是为了经济利益才收养这些狗狗。”她语气哽咽,她说,总有人问,你做这事有目的的吧,否则怎么会那么傻?比起辛苦,这些谣言和质疑更让李扬难过。

多亏始终有一些好心人,知道她和狗狗的情况后,专门成立了一个微信群,不定期进行捐赠,才勉强维持这个基地的开销。有几位姐姐每个月固定都会从自己不多的退休金里拿出200元、300元,让她非常感动。

“差钱是常有的事情。厨房里的大米只有三包了,明天的口粮还不知道在哪里……”李扬深深叹了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迫切需要给它们寻找新家

“这些狗狗也曾是主人的心肝宝贝,被关怀备至,照顾得体贴入微。但后来却因种种原因被抛弃、被捕捉,甚至被送往屠宰场……”李扬说,每每看到狗狗眼睛里的孤独、悲伤、无助,就很难过,觉得自己必须为它们做点什么。

李扬认为,这些狗狗最好的出路是被好心人领养走。但目前领养速度极其慢,有时一个月只有一两条。她对领养者要求较高:真心喜欢狗,有一定经济基础,承诺必须对狗善始善终。领养需要签订协议,他们还会做定期回访。

“我担心遇到不好的领养者,会让狗狗受到二次伤害……在我这里虽然过得不算好,但至少能保命……”

狗狗对她的信任和爱,李扬能感觉到。“它们喜欢我,我一走过去,全部都会扑过来。”

“每只狗我都认得出!”李扬有些自豪地说,“看一眼就认得。”她给狗狗们取了名字。有的狗狗被人类伤害过,最开始并不信任她,相处久了便放下戒备,摇头摆尾。

“在很多人眼里,我属于异类……其实别人怎么看我无所谓,只希望这些狗狗们能过得好。”李扬说,我知道自己没疯,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有的人会觉得狗是畜生,生命微不足道,但她认为,对于狗狗这样有灵性的动物,它们值得被我们呵护和关爱。

由于租房时缺乏经验,李扬目前所在的收养所属于违规建筑,近期内需要搬迁。

“我理解这里现在存在安全隐患,但短期内要找到另外一处栖息之所,并不容易。 ”李扬忧心忡忡地说,自己已去璧山等地寻找,希望能找到一个离主城不太远,有10亩左右的地,能够安置这些如家人一般的狗狗。

歌乐山街道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救助基地的流浪动物数量太多,对周围村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响。但无力对这些流浪动物进行管理和安置,只能尽量宽限搬迁的时日,希望李扬能够为它们找到合适的新家。

在歌乐山上,除了李扬的“歌乐山流浪猫狗爱心家园”,还有吴叔叔、黄婆婆、文阿姨等创建的大型流浪小动物收养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话>>

上游新闻: 你收养这么多流浪狗,有没有想过自己并没有足够能力去帮助它们?

李扬: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也知道抚养1400多只狗狗和猫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但救还是不救?我没办法去选择,当它们在我面前时,我只知道,不救它们,它们只能死去。

上游新闻:有后悔过自己选择的这条路吗?

李扬: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接下去应该怎么办。每个月都很艰难,没想过明天怎么办。不过我坚持一天,这些狗狗就能生存一天。

上游新闻:你有时会从狗贩子那里买狗,这样做是否会助长他们利用你们的爱心,去做一些有危害的事情?

李扬:这样做肯定不恰当,但在那个时候,如果我们不花钱把狗狗买下来,它们立马就会被送进屠宰场。让我说不,我做不到。

记者手记>>

流浪狗穿梭于大大小小的城市车水马龙之间,忍受疾病、饥饿、虐杀、驱赶,为寻觅一口残羹甚至失去生命。统计数据显示,家养宠物平均寿命15年,流浪动物只有3年。

目前,流浪动物救助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完成,由不计回报的爱心人士和义工团体自发组建和运营,给流浪动物提供力所能及的庇护和温饱。但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全国各地民间流浪动物收容机构不堪重负,大多面临着资金短缺、人工费用高、成本压力大等问题。饲养、 医疗、疫苗、场地等费用巨大,使得很多民间救助机构无力为继。

上个月14日,重庆市公安局发布了《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首次对个人养犬条件、犬只收留救助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并对虐待、遗弃饲养犬只等行为作出处罚。其中,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动物保护组织和个人设立犬只收留救助场所。动物保护组织和个人设立的犬只收留救助场所可以依法接受社会捐赠。

爱狗的人很多,不喜欢狗的人也多。但不管怎样,这种被视为“人类的朋友”的小动物,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一处温暖的容身之地。

隔壁救助基地的吴叔叔说,往往狗狗小的时候很受欢迎,长大后主人就不愿要了。要杜绝流浪动物,首先要从繁殖端、养狗等环节进行规范,让狗狗成为温暖的符号,而不是一种负担,甚至威胁。

离开李扬的救助站时,一位川外的志愿者妹妹领养走了一只叫“四眼”的小奶狗,李扬跑回去拿了驱虫药,仔细叮嘱如何使用。

“四眼”无疑是幸运的,希望其他1400多只狗狗,也能同样幸运。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通讯员 卢津金

上游新闻报料热线、渠道:966966、上游新闻APP报料。新鲜事、感人事、不平事,欢迎告诉上游新闻。新闻线索一经采用,酌情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