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各个省都在填报志愿,有的省提前批都已经结束,几家欢喜几家愁。

高考是对孩子的挑战,高考出分后,填志愿也好,选择其他也好,是对家长和孩子的双重考验。

选择国内院校的家长,先恭喜一下,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等录取结果出来就好。

对于高考成绩不够理想,或者发挥失常,再或者志愿滑档,再或者有留学打算的,我详细给大家讲一下几种方式,大家考虑一下。

第一种,常规留学

三年的疫情,留学势头有所下降,但是疫情只会减缓趋势,不会影响真正的需求,留学目前来说,优势还是比较大的。

①融入更优秀的圈子,不管你信不信,能去留学的,这批学生家庭在中国大部分都处于不错的阶层,孩子的交际圈子,决定了他自己的人脉,如果能够充分利用,都不会很差。

②增加阅历和独立性,在国外几年,要独立生活,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国人,外国人。还会熟悉不同的环境,接触不同的风俗文化。接触不同的教育和培养方式等。

③更多的就业机会。网上盛传,留学生归国后,月薪叁仟,或者说找不到工作等等。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只是个例而已,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一样有这种个例。去看看每年国家公务员招录吧,去看看各个大厂每年入职的员工学历信息吧,留学生占的比例不少。再去看看国内学生毕业院校,国家公务员,大厂 基本清一色985院校,985院校,在国内有几个人能考上的?

当然留学也存在不足:高考留学,年龄偏小,语言不适应等等。

④更优势的教育资源,清北是中国教育的天花板,千万考生的梦想,绝大部分考生只能遗憾出局,但是放眼全球,比清北教育资源更好的学校还有很多,也是一种实现梦想的方式呀。

第二种,中外合作办学国际本硕

语言基础弱,成绩一般的孩子,是一种选择。

在国内读两年三年,然后在出去,做一个过渡,这样不仅仅经济方面压力较小,对于孩子也有一个适应过程,确定就是,本科阶段一般都是指定院校,受限比较大,但是这个遗憾会在研究生阶段有所弥补。

给大家举个例子:

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3+1+1国际本硕连读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3澳洲五星计划,研究生阶段有机会进入澳门八大,其中澳国立排名世界第27位。

中央财经大学金砖五校计划,目标牛津,剑桥。

以上至少举例,当然还有更好的。

第三种、不想出远门,就去香港,澳门吧,香港的教育资源还是非常强悍的。担心国外不安全的,可以选择。

第四种,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比如西交利物浦,北京师范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等,不过这种学校,不出国,拿国外文凭,多少有点水。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分享,希望家长朋友有所帮助。
小樊老师:13910475229(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