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毛晓华 文/摄)近日,一家“最安静”的奶茶店在泰州泰兴城区开业了,说它安静,因为店里的员工,要么用手语交流,要么用写字板交流,几乎听不到说话声。有的,只是制作奶茶时容器碰撞声、包装时包装袋发出的声音、提前录制好的语音提示声。店招牌上,“无声的店”四个蓝色大字似乎在告诉大家这里的与众不同。这里的店员,大部分是听障人士。7月5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了这家“无声的店”,见到了老板鞠叶,听他讲述这家店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声的店”内员工是听障人士

14岁确诊强直性脊柱炎,他坐着轮椅创业

现代快报记者见到鞠叶时,他坐在电动轮椅上,14岁时患上强直性脊柱炎,他已在轮椅上坐了20多年。

“一开始不知道这个病,家人带着我到南京、上海等地求医。”鞠叶说,自己的青少年时间基本在看病中度过,一开始,双腿借助拐杖还能行走,后来就只能坐到轮椅上,几年的求医路,家里花费了数十万元,最后实在无力支付,是当时就诊的上海光华医院组织了一次捐款,帮他们渡过了难关。

而正是这次捐款在鞠叶心中种下了爱的萌芽。

回到泰兴老家,鞠叶说,自己一开始是崩溃的,原本一个爱运动的男孩如今只能每天躺在床上。“那段时间,家人将尖锐的物品都收了起来,就怕我做傻事。”

然而看到父母为自己的病情奔波,两鬓日渐斑白,躺在床上的鞠叶告诉自己,一定要振作起来,尽自己所能帮家里减轻负担。

愿望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坐着轮椅,鞠叶几次找工作都已失败告终。一次无意中,他发现有人晚上没空打游戏,需要代练,自己最多的就是时间。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这个行业有巨大需求,很快成立工作室拉起一个20人的队伍专业从事代练工作。

“那时候一年大概能赚50万元,也是我的第一桶金。”鞠叶说,由于这个行业没有门槛,很快学的人越来越多,自己觉得还是要干一个实体。最终,他决定在小区里开超市。

自2016年创业以来,鞠叶已开了13家超市,因为深感残疾人求职的不易,他在创业成功的同时不忘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目前,超市30多名员工中,就有5名残疾人。

开设“无声的店”,让社会关注到这群特殊的人

2021年,鞠叶在泰兴市特殊教育学校参加关爱活动时,了解到听障孩子就业难的情况,萌生安排听障毕业生就业的想法。

“我自己就是一名残疾人,我知道这类特殊群体就业有多难。”鞠叶说,最终他的这一想法争取到了奶茶品牌方“沪上阿姨”上海总部的政策优惠。

招聘发布后,经过筛选,最终4名聋哑人成为“无声的店”的员工。

然而在岗前培训时,又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因为长期不与人交流,聋哑人的内心很敏感,开始培训时,看到做奶茶流程复杂,有两人打起了退堂鼓,觉得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你们看看我,我永远都站不起来,我能做的事,你们怎么不能胜任呢?”每当有人信心动摇,鞠叶总会用自己的例子给他们打气。“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完全可以用手机、用写字板来和客户交流。”

在鞠叶的鼓励下,经过培训,四名听障员工都学成毕业,完全能够胜任奶茶店的工作。

“他们学的时间确实比普通人慢一点,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鞠叶说,他和四名员工不仅是老板和职工的关系,他更是把他们看作弟弟妹妹,也是希望通过这件事来告诉他们,普通人能做到的事,残疾人也同样能做到,就算以后不在奶茶店工作了,但起码他们学到了本领。

反响热烈,“无声的店”成当地网红打卡点

计时震动、等候区、充电区、手语墙、温馨小标语……现代快报记者在店里看到不少暖心的设计,处处凸显出这家店的与众不同。

“您好,请问想点一杯什么奶茶”“要不要加冰?”7月5日上午10点,看到有顾客前来,店长李洋拿出写字板与客户交流,确定后,他熟练地进行奶茶制作,大概5分钟,一杯奶茶制作完毕,他微笑着双手递给顾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洋用手写板与顾客交流

27岁的李洋3岁时因高烧导致失聪,长大后随叔叔到上海学习电工,今年初,为了照顾母亲,他选择回到家乡,看到招聘启事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

在手写交流中,李洋告诉记者,学习培训时,因为流程比较复杂,自己曾觉得做不好这份工作,是鞠叶的鼓励让他们坚持了下来,因为自己工作出色,目前还被升为了店长,一个月可以拿到4千多元工资。

当天上午9点半,一名女士走进店内点奶茶,但因为早上店里跳闸造成很多原料没来得及配好,李洋告知对方要等半小时左右,女子无奈离开。10点左右,女子又来到店里,购买了两杯奶茶。

面对记者询问,女子说,自己就住在附近,也知道这家奶茶店工作人员是聋哑人士,自己经常来购买,也是希望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他们的支持。

鞠叶告诉记者,自己在泰兴有5家奶茶店,目前“无声的店”的销售额和其他几家店不相上下,而且市民的复购率非常高,甚至有靖江的市民专门开车几十公里来打卡。

更让鞠叶感到高兴的是,几名员工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原先他们一直待在家里,不愿意与人沟通,现在这些孩子不但开始与人沟通交流,慢慢变得开朗自信起来。“他们的父母还专门到店里来找我,告诉我孩子们的变化,从自卑变得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障员工与顾客交流

鞠叶坦言,因为是聋哑人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也会遇到顾客误解的情况。“有的顾客不知道他们是聋哑人,比如有一些加冰或者特殊要求,发现说了店员不理不睬,觉得被怠慢了,脾气暴躁的现场就会发火。”

鞠叶说,自己也是从监控中发现了这些问题,但他没有和孩子们说,怕影响到他们的情绪。现在在营业高峰期,店里会分配一名普通员工和听障店员搭班,以减轻工作压力,也是做好解释工作。“现在我们也在探索,等时机成熟,这家店就完全交给这些孩子。”

如今,“无声的店”已然成为了当地的网红打卡点,鞠叶说,自己看重的不是这个奶茶店能赚多少钱,而是希望通过这家店,让更多社会人士关注残疾人就业,提供更多残疾人就业岗位,让残疾人有勇气走出来,实现就业。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范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