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12 月,《时代》周刊评选出「2021 年的 100 项最佳发明」,其中有一款联想制造的Thinkreality A3 智能眼镜是这么描绘未来的:
「在不久的将来,你坐在办公桌前工作,将不再打开显示器或者笔记本电脑,而是只戴上这副眼镜,眼前就浮现出了智能排列的五个虚拟桌面。移动头部查看漂浮在面前的不同桌面时,就可以继续在 Excel 电子表格或 Word 文档之间进行多任务处理。」
不论是 Facebook 改名 meta ,加快各大厂商布局元宇宙,还是罗永浩高调宣布再创业 AR 领域。都让人觉得,技术大幅度改变未来的时候快来了。
一个强烈的对照是,未来正在膨胀,而当下正在坍缩。疫情、战争、洪水、失业......一边是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一边是代码正在「敲下加快键」。一个让我们好奇的事是,那些在硬核科技公司搞创新的人,在如今的大环境下,他们怎么样了。
我们采访了 4 联想集团的研发员工(@钟敏慧 IT 算法工程师 @苏保文 IDG-MBG-手机射频工程师 @胡家豪 研究院--AI lab 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员 @刘韫文 IT 数据挖掘工程师),他们当中有每天 90 %的工作都是写代码的「码农」,也有大部分时间呆在实验室做开发的硬件工程师。
「我们不是螺丝钉,而是同一架构下的小模块」
——程序员们是如何解决「工作空心病」的
在如今,单打独斗的「独狼式人才」的重要性正在被下调。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是繁复、庞大的项目,架构完善、流程合作性操作越重要,也越需要人们的分工与紧密合作。然而高度分工也导致人在系统里只负责一小部分,带来一些问题。
一是如今的年轻人非常关注自我,如果在短期工作内看不到最终的成果,没有足够的价值反馈,在工作中无法得到意义感,就会导致流行的「工作空心病」:没有价值感,只想搞钱。
而在科技创新领域工作的一个优势是,会比较容易得到宏观的意义:比如在联想集团工作,看到的经常会是“联想和西班牙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致力推进高性能计算技术研发”的这种事关人类命运的大课题,一种「与我相关」的使命感和价值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同时,在科技创新领域尤其是比较老牌的硬核科技公司中,缺乏价值感的问题也会因为有相对完善的流程和硬核的设备支持而有所改善。程序员胡家豪就提到,联想集团下属的联想研究院专门开发了一款叫AI Master的平台,帮助员工做深度学习,可以免去员工自己调试环境这一个大步骤,直接进行一键式训练、测试、部署,帮助自己专注在自己的小模块里深造。
(AI Master介绍图)
总结下来,在工作当中拯救无意义的一个方法就是,宏观上理解自己所在大系统的目标和成果,建立自我与宏观之间的联系,从而产生意义感和动力。微观上在自己的小模块里专注自我,构建起自己的小系统:只去抓主要的、重要的问题,处理多余的外部「噪音」,把创造力向内凝聚。
「从0到1是创新,从1到1.1也是创新 」
——程序员们如何摆脱高度一体化的竞争
当代年轻人焦虑的一大原因,就是在许多事情上,他们的参照系被设定在极端上,对标专业大V、对标业界大佬:金字塔底层、中层,和顶层,共享同一套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在对比之下,遥不可及的预期可能会给人带来落差感。
然而在硬科技行业里,我们的几位采访对象都有一种共的感受:如今技术发展已经成熟到一定的程度了,想要完全颠覆过往、自己重头新建一套算法、一个模型是很难的,所以ta们容易把目标放在看似微不足道的提升上,对科技创新人员来说,能实现非常实际的微小进步也可能意味着技术上质的飞跃。
从0到 1 是创新,从1 到 1.1 也是创新。
苏保文就提到,「比如我们现在做的是一款新手机,在这个研发过程当中,我们遇到的比较难的问题,是如何用更少的器件实现更多的功能。换句话说,就是如何让这款设备在轻薄的同时电池容量更大、功能更多。」
(苏保文参与研发的产品图)
在科技已经很发达的当下,经常被遗忘的是:理想中非常「大」的突破固然遥远,但日拱一卒,终会功不唐捐。
毕竟,理想不仅在于去完成,也在于能够提供方向和动力。
正如已经在联想工作一年的钟敏慧所感受到的一样,从学校到工作,是一个「理想如何慢慢落地」的过程:自己所在团队非常 nice,「团队内部会定期有一些类似于点子的分享会,大家都会把自己想到的一些点子分享一下,其他的同事包括经理、领导就会帮助评估,然后提一些建议,哪怕可能最终不能成功落地成专利,但是鼓励大家都去提。」
(钟敏慧所在团队合照)
简单来说,摆脱高度一体化竞争的重点是,关心当下的「每一个可能」,然后着眼于「一点点改变」,一步一步,就可能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
「35岁之后,还有创造力吗?」
——程序员们如何对抗职场中的年龄危机
在社交网络上,以程序员为代表的科技人才似乎都面临着秃头、发福、失业的「 35 岁危机」。
脉脉《告别氪金时代·人才吸引力 2021 》的数据显示:字节跳动、拼多多的员工平均年龄只有 27 岁,快手平均 28 ,爱奇艺、美团 29 岁,百度、京东 30 岁,阿里 31 岁,滴滴 33 岁。
然而细分来看,拉勾数据显示,最近两三年,随着硬科技赛道的火热,30—40 岁技术人才的需求明显加大,在 2019 年之前,1-3 的技术人员更受青睐。这意味着技术人员可以凭借过硬的本事,克服所谓的「中年危机」。
刘韫文有明显感受到整个行业的知识更新迭代特别快,「像我们这个领域,基本上两三年,就是整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韫文日常工作照)
面对知识的迅速更迭,几位年轻人都提到了在职场中保持学习来对抗焦虑,但更准确来说,是改变自己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没有课本,没有老师、没有考纲、没有监督,不再是为了考试而去吸收知识,所以也不再用应付考试的方法来吸收知识。
另一方面,「用年龄淘汰人」的逻辑常常发生在精力集中型岗位,企业看重年轻人充沛的精力体力,而不是秉持「培养人」的长期主义,塑造可持续的职业生涯。
事实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布鲁斯温伯格和戴维加伦森就曾对31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人的一生中,创造力有两个生命周期。一个是在职业生涯早期,勇于挑战传统智慧,提出新思路;另一个则是在职业生涯的中晚期,人们不仅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通过实践积累了许多经验,综合这两者可以达到新的突破。
作为硬件工程师,苏保文所在的部门现在平均年龄就高于 30 岁,他认为对硬件来说,脚踏实地攒下来的经验远远比年轻、有体力重要得多,因为有经验会少走许多弯路。一个真正看重技术的公司,不太会因为你 30 岁了、35 岁了就把你拒之门外,相反,在联想还能看到不少 30 多岁入职的人。
综合这两点来看,如今的许多工作其实都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岗位,与创造力相关的不是年龄,而是能否保持良好的心态,在不断实战中保持学习。
写在最后
钟敏慧提到,自己选择技术相关的行业,就来源于一种最初的好奇,「大概初高中的时候看电影,里面会有那种特别炫的黑客,小时候看这个就特酷。对,我就是一件特别酷的事情。」
觉得
回落到现实,这些「创造之酷」「技术之美」则需要更具体的现实支撑:先进的科研设备、足够的科研投入、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给年轻人一定的「容错机会」「创新激励」……
也因此,为了让自己的理想、兴趣能够真正「落地」,他们在选择公司平台的时候,格外注意一家公司是否足够「硬核」:硬核的算力、硬核的科技、硬核的团队、硬核的设备。
在互联网大厂的冷寂之下,硬科技公司也在成为更多年轻人的求职选择。2022年 6 月刚刚公布的全球TOP500 高性能计算榜单上,联想集团继续蝉联入围数量和份额的冠军,在创新人才储备方面,在上一财年已完成5000名硬核科技人才招聘的基础上,新财年里联想集团将继续招聘约3600名研发人才,并增加校园招聘人数,实现在3年内增加12000名研发人员的目标。
尊重创新和研发,给年轻人时间,也给中年人时间,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会,这或许是硬科技公司能一直保持着源源不断的「创造力」的重要原因。
作 者 | 张哇哇
编 辑 | 王朝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