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暑假来临,为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师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的暑假,市教育局日前发布2022年暑期学校安全十项举措。

抓好预防溺水工作

预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不放松,时刻普及防溺水常识和溺水救护方法等各类安全知识。不到溪河、水塘、工地水坑戏水玩耍,遵守游泳“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盲目下水施救。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禁止无证驾驶摩托车,严禁乘坐无牌、无证和超速、超载车、船等交通工具,未满十二周岁不准骑自行车;教师外出注意乘车、驾车安全,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严禁在铁路沿线附近玩耍,增强爱车护路法治意识,自觉遵守铁路运输相关规定,保护铁路设施,维护铁路运输秩序。

加强外出安全管理

师生外出安全要牢记,安全工作放首位,暑期出游要有家长带领,注意交通安全和餐饮卫生,地势险峻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地方不得前往,电网、高压线等危险区域禁止活动。

提倡文明健康上网

坚持依法上网,文明上网,自觉遵守国家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发布、不转发未经证实的有可能会给社会或他人造成伤害的信息;不参与非法传销、非法宗教、网络赌博等违法活动,合理安排时间上网,合理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

加强家校沟通联系

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通报学校放假至开学的时间、假期学生应遵守的事项等,要密切关注暑期师生动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督促家长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共同做好暑假期间学生安全教育与安全防范工作。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暑期自觉遵守本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在公共场所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自觉养成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等基本卫生习惯。各地各校师生员工原则上不出境,避免到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到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确保自身健康安全。

加强隐患排查整治

放假前对校舍、设施设备、在建工程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大排查,做到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认真梳理分类,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资金,确保整改到位。

做好各类安全防范

加强暑期防范台风、暴雨、泥石流、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宣传教育,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预机制,落实防汛防台风保障措施。

严防电信网络诈骗

通过班级微信、公众号、家校群等方式进行刷单返利、网络贷款、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消费(游戏交易)等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推广关注安装“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和APP,增强学校师生、学生家长识诈防诈“免疫力”,不断提高师生家长防范电信诈骗的安全意识。

加强值班值守工作

认真做好领导带班、教职员工24小时值班,严格岗位责任制,确保通信联络畅通。要严格落实落细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如实上报相关情况,不得隐瞒不报或迟报、漏报,确保校内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三明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