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俊(1874-1927),洛浦厦滘村人。邵俊和韦胜、韦明被称为厦滘农民运动三杰。他们常常为农民打抱不平,在村民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厦滘农民运动爆发后,邵俊积极投身到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5年8月,广东省农民协会委派农运特派员陈殿钊到厦滘,在陈氏宗祠、郭氏宗祠等地方开展宣传组织农民协会工作。1926年,在特派员陈殿钊的协助下,韦胜、韦明和邵俊创办成立了厦滘农民协会,韦胜任农会的委员长,韦明和邵俊任副委员长。2月份,省农协会、番禺农会等各地农会代表其五百多人在陈氏宗祠、郭氏宗祠、三帝庙(郭氏宗祠左侧,现厦滘小学门口)举行成立大会。同月成立农民自卫军,建立农民义校,旨在保护农民的利益不受地主豪绅的侵犯。

厦滘农民运动在韦胜、韦明和邵俊的领导下,如火如荼地开展,点燃了厦滘周边地区农民的革命热情,大石、新造、上滘等地纷纷成立了农民协会,各地农会互相支应,打击了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1926年6月,在中共广东区委的领导和推动下,广州市农工商学联合会正式成立,以“建立并巩固农工商学的联合战线,保护人民利益,拥护国民革命基础”为宗旨。厦滘农会积极参加这个联合会组织,由韦胜、韦明、邵俊带领农民协会会员、义校学生几十人到长洲上庄参加农工商学联合大会,声援农工商学联合会的斗争。

1927年4月,广州国民党当局发动反革命政变后,邵俊与韦胜、韦明一同被捕。韦明被捕后,被当场杀害。韦胜、邵俊被押往广州海幢寺李福林军部,再押回厦滘,在途中被李福林反动军队杀害。牺牲时,邵俊5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