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六年磨一剑,英雄出少年 ▏北大才子在一中

美好发展的人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 ——佚名

高考成绩揭晓,陈明宇物理方向文化总分671,位列校园榜第二名。第一名王捷已被清华大学录取,而他,亦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学府——北大。对于这个成绩,陈明宇并不感到意外,欣喜之中更多的是平静和感恩。六年的学习生活,教会他的不仅是稳扎稳打,还有心怀感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六年磨一剑,英雄出少年

额头宽阔,面容饱满,明朗的笑容里带着几分稳健的智慧,这是陈明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想法,勤思考,善专注。”这是所有任课教师对陈明宇的一致评价。在这个少年身上,尖子生、责任感、有个性等优秀的标签极其醒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入学的时候并不出众,初一、初二时甚至连年级前十五名都未进入,担任生活委员也是吊儿郎当的样子,一开始我们并不看好他。但是陈明宇的智商极高,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的强项学科是数学和物理。初二下学期,他开始崭露头角,引起我们的注意。在所有老师的带动鼓励下,他一点一点地‘上’去,看齐王捷,并逐渐呈现出与王捷‘逐鹿中原’之势。”最了解陈明宇的莫过于他的班主任白建华,提起陈明宇,白老师侃侃而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捷一入学便是尖子生,可谓少年成名。陈明宇与他相比,实力略弱。但是陈明宇胜在强大的内心,扛得住挫折。即使每次考试都败于王捷,做足‘千年老二’,但他始终是‘打不死的小强’,越挫越勇,紧紧‘咬’住王捷。王捷若考清华,陈明宇就一定要考北大!”在白老师的描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驰骋沙场的两个少年将军,金戈铁马不遑多让的英雄气概。有时候,帮助和激励自己成长的永远是自己的“对手”,对手的存在,激励自己坚持不懈,以最好的状态、最好的成绩跑完全程,超越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虽然是个孩子,但论起自制力,连我们这些成年人都要汗颜!”白建华,这个38岁的汉子,在谈到自己“得意”弟子时,也是一脸钦佩。“假期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在玩,可是陈明宇在大量做题,竞赛题、高考题一路研习,积累量甚至超越了老师。正常的课程之外,陈明宇还兼上清北班,日常班级事务也要管理,可他楞是坚持下来,把自己‘树’成了班里的一竿标杆。只要陈明宇在,教室里总是安安静静的,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最是言简意,大爱却无声

语声娓娓,白老师的讲述流畅而坚定,令人直想亲眼目睹一下这个少年的风采。传闻不如亲见,我拨通了陈明宇的电话。

他的语速略快,较多短句,而少长句;话语中不时出现停顿,显见是在思索。少了文科生的滔滔不绝,陈明宇给我的感觉是言辞不虚饰,利落而直接;谈锋不健,却言简意赅。

话题由他被北大录取切入——

“被北大录取,心情怎样?

——非常高兴!不很意外但很激动!

为什么选择北大?

——因为专业;因为北大人文气息浓厚。

一中的六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锻炼了我的能力;学习的能力;珍贵的师生情谊。

对你最有影响的人是谁?

——班主任白建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到白建华,陈明宇的话语明显多了起来。只有彼此熟悉了解的人,才能触动对方无限谈机——

“白老师教给我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人生的态度。他让我明白做人要胸怀大志,要学会明辨是非。没有白老师和其他老师的帮助,就不会有现在的陈明宇!”

最想对老师说什么?

——谢谢老师们六年的陪伴,六年最美好的时光,我们从少年到成熟,老师们从年轻到年老,感谢老师的一路付出,一路陪伴!”

3、少年讷于言,书信传情意

言辞简简,情意浓浓。感恩,不一定要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云淡风轻却足以让人刻骨铭心,就像一首唱不完的小情歌,轻轻的,淡淡的,暖暖的……大爱无言,大音希声,陈明宇用最古老却最质朴传情的书信方式,表达了对母校一中的深深眷恋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明宇的文字,并不华美,笔端流泻而出的,是道不尽的真情。这个18岁的少年,在即将奔赴北大之际,将永远的爱留给了他的母校——张家口一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年磨一剑,今朝展锋芒

六年的青春,六年的奋斗

六年的坚持,六年的等待

英雄出在少年,美哉,一中少年!

英雄亦在盛年,壮哉,一中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