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枪倒地

日本当地时间7月8日上午11时,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演讲时,中枪倒地,被直升飞机送往医院急救。开枪者是一名无业的前自卫队成员,将手枪伪装成照相机带入现场,在5米的近距离连开两枪。

安倍确实危在旦夕,情况十分糟糕。但在国内,很多的网民在狂欢,“吃席”概念在股市狂飙,同庆楼瞬间涨停。

如果安倍晋三真的死了,难道东亚的政治格局变动对中国就真的有利吗?安倍退出政坛,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将促使日本面临怎样的抉择?一个前首相,在演讲时能被靠近5米之内,现场有多少人已经知道安倍必须死?米国爸爸是否默认了这件事情的发生?

政坛大佬&反复横跳

日本政坛由门阀控制,普通平民基本上不太可能在政治上获得成功。这些政治门阀大都祖上阔过,在家族的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当今日本政坛主流的政治流派。

日本实行多党制,但大部分时期都是自民党一家独大,因此日本首相也大都出自自民党的不同派系。

自民党由战后鸠山一郎成立的自由党吉田茂成立的民主党合并而来。目前有几个主要的派系:安倍派、岸田派、麻生太郎派以及茂木派为主。

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介信和外叔祖父佐藤荣作分别进入两位大佬身边鞍前马后。岸信介和佐藤荣作其实是亲兄弟,在经过一番努力后,两人先后当过日本首相,佐藤荣作还是安倍之前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如果算上安倍,那也是“一门三首相”。

安倍在12年担任首相后,在经济上推行安倍经济学,在军事上解禁自卫队,在政治上逐渐牢牢掌控局面,在外交上在中美之间反复横跳

在他之前,日本6年换了7任首相,政府有“铁打的官僚,流水的首相”之称。但在安倍上台后,成为了日本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

安倍一直在为日本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而奋斗。他虽然看起来唯米国马首是瞻,但光说不练假把式,从来不来真的。

在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有求于中国,希望中国能帮助他摆脱衰退,一时间中美关系进入蜜月期。照理来说,安倍这么也得追随米国爸爸,表示一下吧。结果钓鱼岛争端,中日关系不断恶化,安倍趁机宣传中国威胁论,解禁集体自卫权

16年,金毛川普上台,和中国打了贸易战,这安倍怎么说也得表示一下吧。结果日本官员在美国听证会上被训成狗,但安倍还是咬着牙,硬扛着没参与两国的贸易争端。还在18年访华,改善了和中国的关系

印象中米国的狗腿子,好像有点不一样,你细品一下其中的意味。

14年,安倍拜鬼,派外相到美国说明情况。

16年,安倍访问珍珠港,追悼珍珠港事件的死难者。

17年,启用河野洋平任外相,意图调整对华关系,河野洋平属于知华派,承认对华关系的重要性。

18年年度施政演说,“日本和中国担负着维护地区和平与繁荣的重要责任,日方将与中国发展稳定的友好关系”。

19年春节期间,安倍对中国网民发表祝贺

20年,外交部发言人评价安倍辞职“对安倍首相所作努力表示积极评价”。

22年,安倍联合派系成员提交抵制中国草案,被岸田文雄政府否决。有小道消息说,安倍准备7月份访台。

这一件件事,足以说明安倍要么不正常患有精神分裂,要么另有所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日的双边贸易总额,也很好的反映了中日之间关系的冷暖

本子传统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安倍晋三并不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被刺杀首相,但都集中在二战前,那时候首相要是没被刺杀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首相,也算是本子的特色传统了。

原敬(日本19任首相、1921年遇刺)

1921年11月4日下午7点多,由于原敬被暗杀是因为社会对政界一连串贪污事件以及对原敬处理措施的不满导致原敬在东京车站前被中冈艮一暗杀。这是自1885年内阁制建立以来首位被暗杀的现职首相。但这并非突发事件,背后存在着与所谓“宫中某大事件”、皇太子出访问题等相关联的右翼势力背景。

浜口雄幸(日本第27任首相、1930年遇刺)

1930年11月,由于在位时强制推行金本位和裁减军费一个亿,。浜口雄幸在站台上遇刺,不过没有被刺死,次年去世。

他的死标志着政党政治的崩溃和军国主义时代的开始。滨口去世一个月后爆发:“满洲事变”。

犬养毅(日本第29位首相、1932年遇刺)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部希望通过势力扩张获得财富,时值国内又爆发经济危机。如果不遏制军部势力,国家经济很有可能垮台,所以“九一八事变”后,犬养毅上台,重新任命财政大臣,并通过削减军费开支对抗经济危机。

军部的人看不到国家经济形势的崩盘,只想通过战争获得财富。而犬养毅,表面上力挺军部主张的,内心却私下里却谋求依然想寻求和平解决之道,并派遣其心腹古岛一雄前往上海,与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密谈,声称“承认中国对东三省的宗主权,在平等开发东三省资源的基础上,日中两国联合建立新政权,从事实上达到所追逐的目标”。

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惹怒了军部势力,1932年5月15日晚,犬养毅在自己的府邸被11名年轻军官打死。

自此,日本的政党时代终结,日本全国爆发了从上而下的军国主义浪潮

斋藤实(日本第30任首相、1936年二二六事件遇刺)

斋藤实因为主张遵守华盛顿海军条约,被激进派认为是保守势力,在二•二六事件中被杀害。他们分头行动,杀死了日本数名高官,斋藤实也是其中之一。

高桥是清(日本第20任首相、1936年二二六事件遇刺)

高桥是清这位年近七旬的老头,凭借着曾经年轻时在欧美接受的西方文化熏陶,和中年时代在浸淫于日本银行的金融界的丰富经验,让日本经济率先从世界经济大萧条中走了出来。在二二六政变中被枪杀身亡。

冈田启介(日本第31任首相、1936年二二六事件遇刺、未被刺死)

在冈田启介内阁任大藏大臣时,因反对为扩军而增加财政支出而被日本陆军所嫉恨,二二六事件被陆军兵变士兵暗杀。”

20世纪30年代,日本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资本垄断、底层百姓苦不堪言,国内矛盾加深。因而产生了改变社会现实的多种主张。其中以激进的皇道派和力求维持现状的建制派为主形成两大派系。

自原敬以来遇刺的日本首相都是建制派的代表,而刺杀一方多为军方势力。两大派系的斗争始终在争夺国家战略方向的抉择。建制派试图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对中国慢刀子割肉。

但皇道派等不及,觉得建制派太软弱。在皇道派一次次的刺杀下,建制派推出了和军方关系密切的广田弘毅出任首相,此后军方势力逐渐控制了内阁,整个国家迅速转向,军国主义左右了此后一系列的国策

面临抉择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拉着缰绳的理性人士只是小众,最终缰绳断裂,局面滑向深渊之时,也无人能阻挡了。

安倍作为政坛大佬,要是一直活着,一定老而不死是为贼。安倍不死,自民党其他派系在未来十年没有出头之日。

安倍的去世,打破了日本政坛的平衡,对中国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很多人认为,既然日本是门阀政治,那安倍死了,安倍派再推出一个人不就行了。问题就在这里,目前安倍派没有有实力的大佬了,谁来继承安倍的政治遗产呢?

安倍的弟弟岸信义担任国防大臣,但接手安倍派还没有到那个层次,整个安倍家族青黄不接。如果是其他人来接手,那么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为安倍报仇。只有为安倍报仇才能获得整个派别的承认。

此外,其它派别在此人心惶惶之际,拉拢吸收其成员到自己麾下,趁机削弱安倍派的实力

在去世之前,安倍虽然已经辞职,但仍然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岸田文雄在担任首相后,多次拜访安倍,寻求支持。如果安倍想出来重新选举首相,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安倍之死不仅仅是意外,凶手的枪是3D打印出来的,那么弹药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如果背后没有势力支持,不太可能。

安倍之死估计要成为一个未解之谜了,政治纠纷或许应该看最后谁是最大的受益方才能猜测,是谁动的手。

安倍这些年在中美之间反复横跳,他曾说自己受到曾祖父岸信介的影响颇深。要知道岸信介早年是一个军国主义者,对于深受军国主义影响的安倍来说,一个被美国控制的日本是难以接受,把日本变成一个正常的国家才是他的政治目标

那么日本正常化的最大阻碍是中国吗,不是,是美国。对于日本右翼来说,第一反美第二反华,所以美国对安倍的阴奉阳违早已不满很久了。如果没有美国的默许,背后主使是不会这么激进的。

美国在日本享有各种特权,什么驻军、治外法权,控制东京的一部分领空,不允许民航飞机飞行。说到底,安倍还是以日本的利益为重

但现在安倍死了,就好像一颗石子打破了平静的湖面,日本现在站在了十字路口,面临着抉择,向东还是向西,我们不知道。如果安倍还在世,以他对政坛的控制力,一定会竭力避免倒向中美任何一边

对中国来说,未来外部环境可能会恶化,也不要对美国抱有任何幻想,继续强大自己的实力,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