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刘应龙

盛夏来临,位于大巴山深处的重庆市巫溪县农村,家家户户又开启了一年一度的“自制薯片”模式。没有现代化设备,全部人工操作,每年每家至少都要生产数百斤;也不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全部自用或送部分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实在吃不完变质了的就喂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巫溪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渝陕鄂三省交界处,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但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盛产土豆,全县年产数百万吨,获得过“中国绿色生态马铃薯之乡”、还被列入首批中欧互认地理标志农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多的土豆,特别是偏远农村,自己吃不完,又卖不出去,放久了还会烂,怎么办?当然这么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东西不会浪费,除了留种、人吃、喂猪、加工土豆淀粉、煮熟晒成干土豆果果外,再就是一年一度的全民制作薯片了。在每年的六七月份,若在巫溪乡下行走,家家户户满院晒的尽是土豆片,那场面不但壮观,而且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就来看看巫溪人民如何自制薯片。

首先挑选个头大表皮光滑的土豆,洗干净后刮皮。基本上都是全家老少一起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就是将刮完皮的土豆切片,用菜刀切成厚薄均匀的一片片,放进水中清洗,主要是洗去土豆切片时溢出的淀粉,不然后面加热会黏糊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步,找口大锅烧半锅水,待水烧开后将清洗好的土豆片放入锅中煮,煮个半熟即可捞出来。若煮熟透就没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步将煮得半熟的土豆片倒在事先准备好的家里用的簸箕或用竹片编织的芭寨(音译)上,人工一片一片的铺在上面,然后放在院子里去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步,完全晒干后即可收拾入库了,一般都是找个密封不透气的塑料袋装好,三五年都不会坏,吃的时候需要多少取多少,再加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六步,加工。在锅里倒几斤菜油或猪油皆可,煎得滚熟,将晒干的土豆片取出适量放进油中煎炸,一边炸一边用漏勺搅拌,这时要特别注意火候,一旦膨化立即捞出来,差不多十几秒钟即可,火候掌握不好就会炸焦,就不能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七步,调味。将油炸好的土豆片倒进大碗、菜盆等干净的容器里,根据喜好调制味口,一般分为三种口味口:一是原味,在里面撒点食盐搅拌均匀即可;二是甜味,在里面撒些白砂糖搅拌;三是麻辣味,放入油炸后的辣椒粉、花椒面、食盐等搅拌。此道工序完成后即可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八步:包装。家庭一般是吃多少炸多少,不存在包装。也有家庭炸一次吃很久,一般都是找个干净不透气的塑料袋装好,可以保管一个多月时间不受潮不变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豆变成薯片整个工序就完了,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多环保、卫生、爽口的薯片为什么不去卖钱呢?唉,说起来都是泪。本县内家家户户都盛产,城镇街道不产的也有亲朋好友大量地送,根本没有谁需要。销外县外省,整个巫溪崇山峻岭,一方面周边渝陕鄂三省整个秦巴地区方圆几百公里都有产出不稀罕这玩意儿,另一方面这东西属于轻抛货,一斤就得装一大袋,价值又不太高,运到外地都不够运费及人工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线上销售就更不用说了,到目前为止,整个巫溪县除开县城和区镇中心街道外,99%的地方取个快递都还要走十几公里及支付最低5元钱的保管费,快递都不进村。就更不用说发快递了。在这个竞争激烈、追求效率、服务至上的电商时代,客户下单一包薯片,去发快递估计还不够运费,还得耽误半天时间。在秦巴山区,因为交通物流的落后,再有价值的东西都不能变现,何况小小土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