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论。中国政府已经对他的不幸去世表示了哀悼。但在民众层面,对于他的死,却有着不同的表达。对于这件事,咱们不做评论,接下来的两期节目,我只想带着大家从我的理解出发,看一看安倍在执政过程中所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和内外政策的选择。

安倍是日本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他的执政过程包括两个任期,第一个时间任期很短,是在2006年接替小泉纯一郎。我们知道这个小泉首相,也是在日本历史上少有的任职时间很长的人,这个人在日本国内的支持率很高,但是在他的执政过程中却给继任者留下了一个很困难的内政外交局面。在日本国内,他推行企业私有化政策,削减社会福利,政府大量举债,导致了贫富分化严重,政府财政负担沉重等一系列问题。在外交上,相信大家对小泉记忆深刻的就是他不顾中韩等邻国的强烈反对,一再参拜靖国神社。在对华外交上奉行强硬的政策,围绕春晓油气田中日发生了严重的对峙。在慰安妇问题上小泉政府拒绝向韩国道歉,使得日韩关系坠入了冰点。在这样一种内政外交上的困难局面下,当时只有52岁的安倍接任了首相职务。如果大家还记得当年的情形的话,想必对安倍的影响应该不坏,因为在对华政策上,他跟他的前任小泉反差很大。安倍上任了,打破了日本首相上任首访美国的惯例,他出访的第一个国家竟然是当时跟日本关系紧张的中国。要知道,当年的日本跟现在还不一样,当时的国际形势也跟现在大不相同。以现在中国的地位和实力,你可以说安倍识时务,不得不访问中国,改善中日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2006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还没有超过日本,当时中国GDP还排在世界第四位,而日本仍然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绝对的亚洲第一。那个时候日本国内别说是右翼势力,就是普通民众中的大部分在看待亚洲邻国的时候,也是抱着一种高傲的姿态,日本人普遍认为自己是西方国家,是看不起中国的。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安倍选择把他的首访放在中国,他的这次访问堪称是中日关系的破冰之旅,在访问中,他表示了愿意正视历史问题的态度,坚定地表示要推动中日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咱们先抛开安倍自己本人的政治立场不讲,他当时在那个环境下,能够做出这样的选择,是需要很大的政治勇气的,而且事实上他的访问,的确极大缓和中日之间已经冰冻很久的关系。当然,当时的中日关系被称为是政冷经热,他这样做是为了给日本经济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可不能否认这个人不但务实,而且有魄力,同样都希望让日本经济发展更有活力,其他日本领导人为什么不敢呢。后面的事实也证明了,他这么做的巨大政治风险,在首访选在中国后,安倍政府遭遇了来自国内右翼势力和美国的强烈反对,您可能不相信,当时安倍被日本的右翼和美国政界很多人都认为看错他了,认为他竟然是个亲华派。安倍的第一任期很短,只有一年的时间,我们看到的原因是说因为他大肠炎犯了,所以被迫辞职,其实分析人士当时就认为身体原因只是一个理由,更重要的是他想推动的改革措施,在日本国内得不到支持,他硬撑下去结果只能是像其他数不清的日本首相一样被赶下台。

从他2007年下台,到2012年第二次就任首相,在这五年间,日本经济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出口和国内就业都遭遇了极大的打击,国内经济一片凋敝,首相像走马灯一样更换,5年换了5任首相这5任首相没有一个人能够带领日本走出困境。在外交方面,这5任首相都选择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说东不敢往西走。在对华关系上,这期间爆发了所谓的购岛事件,中日围绕钓鱼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对峙,两国关系再次陷入低谷。就在这个时候,安倍第二次就任日本首相。这次安倍并没有像第一次任期那样马上开展对华外交,改善中日关系。

安倍注意到,这个时候中国的GDP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美之间的博弈已经日益明显地成为了未来国际关系的重头戏。这个时候安倍的选择是紧密追随美国,顺应国内右翼的反华路线。也就在这一期间,他参拜了靖国神社,把钓鱼岛纳入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公开把美国引入了钓鱼岛争端。在中美之间的大国博弈开启的同时,日本也把自己放在了东亚政治舞台的中央。这一时期,中日之间在东海地区,围绕钓鱼岛的争端达到了最激烈的阶段,甚至让人担心存在擦枪走火的风险,这在二战后的中日关系中是第一次。也正是凭借着强硬的对华立场,安倍在日本国内赢得了众多的赞扬,特别是稳固了右翼对自己的坚定支持。当然,如此卖力气地在中美博弈中冲在第一线,也必然获得了美国人的首肯。

有了国内右翼坚定的支持,有了美国的国际支持,安倍的首相位子前所未有的稳固。坐稳首相位子之后,安倍开始对国内经济动手了。著名的安倍经济学,安倍拉弓搭箭,准备把自己的三支箭给射出去了。所谓的三支箭就是货币宽松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经济结构改革。在安倍时期,日本的印钞机开足马力,目标就是通过海量的货币投放,把国内的通货膨胀给提高到2%。日本的货币投放速度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被戏称为是史诗级的货币大放水。伴随着货币大放水,日元兑美元汇率一路走低,刺激了日本的出口,大企业盈利状况明显提高,股市暴涨。日本经济出现了长达74个月的扩张,股市从8000点一路走高到突破20000点,日本经济呈现出了自泡沫经济破灭后前所未有的景气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