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话文:

最荒远之地的东北角中有一座山,名叫凶犁之丘。

应龙住在这座山的最南面,由于他杀了蚩尤和夸父,再也不能回到天界,所以下界多次发生旱灾。

每当下界大旱时,人们便模仿应龙的样子求雨,天上就会降雨。


  • 注释:
  1. 大荒:最荒远的地方。
  2. 隅:角落。
  3. 蚩尤:传说中古代九黎族的首领,以金作为兵器,与黄帝战于涿鹿,失败被杀。
  4. 夸父: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据传与太阳赛跑,最后口渴而死。
  5. 上:指上天。
  6. 下:下界。

  • 应龙:

明、清代,文人骚客眼中的应龙

【明·蒋应镐和武临父】,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绘制的聚锦堂本《山海经图绘全像》,应龙伸展着神力超凡的翅膀,双目有神地自由翱翔,显得苍劲有力,威武有神性。

【明末清初·萧云从】,在清代早期绘制了《天问图》,应龙‬正以‬尾画地‬,驾龙‬指挥者‬,应该是‬大禹‬。和‬【明·胡文焕】,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的格致丛书本《山海经图》,应龙身姿矫健,伸展着修长的腿,锋利的爪子让人不寒而栗,正回首仰望天空,好像在警示邪恶势力。

应龙,杀蚩尤和夸父,求雨于天

大家可能不知道,龙代表的是北方民族,代表南方的是凤凰,按地理划分,北方是黄帝,南方是蚩尤。

阵营不同,这就好理解应龙为什么杀蚩尤,有人可能会对杀夸父不理解,传说夸父帮助蚩尤部落对抗黄帝部落。

至于应龙“求雨于天”之说,笔者认为出于两点:一是说应龙的那双翅膀可以飞天。二是说应龙与仙界有交往,预示着其神通广大。

应龙在进化过程中,有哪些有别于其他阶段的特征?

生理特征:头变大了、眼睛鼻子耳朵变小了、添了一双翅膀。

应龙是蛇进化成龙过程中的第六个阶段,它是由角龙历练了500年的化身。此时的应龙脑袋变大,嘴巴和牙齿也就增大了,带来了更强大的咬合力,综合战斗力相对角龙提升了一个档次。

最明显的还是那双翅膀,把战斗力从陆地上提升到了天上,由两栖神兽发展成三栖(海、陆、空)神兽,为其羽化登仙做了准备,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龙的演变,如果对标人或是历史,它又有什么样的意义?

我们先来看看,蛇化身成龙的七个阶段:蛇(蛇、蠎、蚺)、龙(蛟、龙、角龙、应龙、龙王)。

在蛇的三个阶段,主要的变化是“蛇到蠎”的体积增大,“蠎到蚺”的消化能力的增强。

从“蚺到蛟”,这是质的变化,蛟是幼龙,这个阶段蛟还没有龙形和龙性,它的活动范围也只能是江河、湖泊。

从“蛟到龙”,这是从幼龙往青少年成长的阶段,蛟需要以游走江河、湖泊的方式进入大海,这个过程叫走蛟。其过程非常十分凶险,需要人间的千难万阻,历经一千年才能成龙于大海。

从“龙到应龙”,这是一个龙形、龙性爆发的阶段,从两栖(陆、海)神兽成长为三栖(海、陆、空)神兽,尽管龙应该站在壮年,但它依然只是一个“兽”。

到了“龙王”阶段,不再是兽了,被列入仙班,成了仙了。这就是从传说中“龙变身的七个阶段”。

我们回头来看看,蛟龙走蛟的过程:

如果比喻成一个人,似乎是在说“大禹治水”的过程,历经江河湖泊艰难险阻的疏浚直到通向大海。

如果‬把‬蛇到龙的演变看成‬历史‬的话‬,似乎在说“部落、部落联盟走向国家”的演变、“原始社会过渡到新、旧石器社会文明”的演变。


  • 凶犁土丘:

根据山海经原文记载,凶梨土丘理论上的位置大概在今天的山东半岛、渤海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