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无处不在。

对于新冠感染者来说,如果仅仅是医学上的康复,似乎并未走完这条康复的长路。

工作歧视,是早不该存在的问题

因疾病而带来的工作歧视,其实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其中最值得被拿来讲的有乙肝和 HIV,两项都是传染病,后一种多了一点「不自爱」的指摘,而乙肝则是经历了长时间的被排斥和抗争,尤其是入学、工作录取上的排斥。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日常的拥抱、共食、接触都不会传染病毒,更何况是乙肝携带者或乙肝康复者,然而这样的常识我们接收得太慢、太久,让很多曾经/现在携带者,成为了歧视和排斥的代价。

乙肝[2]并不致命,真正致命的是社会排斥:难以交友、难以结婚,更为绝望的,则是就业时斩钉截铁的不录用。

仅在 2008 年,就有多篇报道涉及因乙肝就业歧视而自杀的人士,其中有高中生、本科生,也有博士。

乙肝的歧视贯穿所有的年龄段,有一些幼儿携带者因此不能上幼儿园,学生携带者担心升学的问题,毕业生和求职者则担心被近在眼前的就业直接排除。

2009 年 2 月 28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第四审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其中删除了原《食品卫生法》对肝炎病原携带者的限制;

2009 年 8 月,卫生部就不得禁止乙肝宝宝入幼托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此前,先后有多名人大代表和 100 多名妈妈联名呼吁。

2010 年 2 月 1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就《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发表声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公民入学、就业体检中,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在入学、就业体检中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服务。」

法律的通过和建立是一代人抗争和反思后的产物,因为对疾病的恐惧和隔离,不仅是非人道的,也是极不理性的。

同样的,对新冠康复者来说,难道医学上的康复没有效力吗?难道曾经生病、曾经感染会变成一个终身的污点,需要时刻被审查吗?难道疾病是一个新的种姓吗?

从调查结果看,情况不容乐观

在一项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发表于去年的全国性研究中[1],研究者根据地理位置、经济状况随机选择了 27 个城市,在每个城市都面对面采访了 100 名参与者,调查国内对新冠康复者是否存在歧视,歧视有多严重。

结果发现,其中高达 79.76% 的人对康复的新冠患者表现出歧视,37.86% 表现出严重歧视,30.16% 表现出中等歧视。

这些歧视的测量维度和结果是:

  • 23.64% 的人不愿意接受新冠康复者的礼物;

  • 33.28% 不愿意一起吃晚饭;

  • 31.68% 的人不愿意拥抱;

  • 44.68% 的人不愿意让孩子和他们玩;

  • 29.45% 的父母不愿意孩子和康复的新冠患者结婚;

  • 21.29% 不愿意与康复的新冠患者一起工作。

而在此之外,还有大约 30% 的参与者对所有态度问题都回答「视情况而定」。

不过,这种歧视的状况也不是铁板一块,在两种情况下,歧视会被减轻:

1) 亲戚或朋友可能或曾经是新冠感染者:

研究者发现,与亲友从未感染过的参与者相比,有亲戚或朋友感染过的参与者的歧视水平低 39.6%。

2) 对新冠知识了解得更多:

参与者在易感人群、治疗方法和隔离时间方面的知识得分较高时,他们的歧视程度就会下降。

这项研究指出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是,即使在工作场合中,也有将近一半的人对新冠康复者的歧视是:不愿意、看情况。

排斥,加重次生的心理危机

新冠患者康复后,面临的问题让他们措手不及。

排斥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不少研究都做过调查,而这一次的社会排斥,就在此刻,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感染者面临着社会孤立、社会脱节、孤独、焦虑、抑郁、恐惧症、害怕感染等心理健康问题,也面临不确定性,即检测报告是阳性还是阴性。这些人也在经历愤怒(谁感染了我)、内疚(将感染传播给家人和其他人)、自我污名和预期污名(人们在感染后如何对他们做出反应)等心理问题[4][5]。

今年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在新冠康复者中,有 18.3% 报告了抑郁,17.9% 报告了 PTSD 症状,16.2% 出现焦虑,13.5% 出现睡眠障碍[6]。

最近披露的国内外的心理诊所的就诊量,也出现了大面积的攀升[7]。

疾病和感染可以被克服,更艰难的是在康复之后,还要背负着感染者的永久标志,面临工作被拒:一个人不被录用,并不是因为条件不符、不是因为能力不足,只是因为曾经不幸地感染过一个病毒。

7 月 11日下午,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欣对此做出回应:「用人单位不得歧视阳性感染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社

曾经阳性,不该,也不能是任何一个岗位拒绝或辞退打工者的理由。

参考文献

[1]Liu, R., Nicholas, S., Leng, A., Qian, D., Maitland, E., & Wang, J. (2022).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recovered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patients in China: a national study. 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 18(1), 1913966.

[2] Yang T, Wu MC. Discrimination against hepatitis B carriers in China. Lancet. 2011 Sep 17;378(9796):1059. doi: 10.1016/S0140-6736(11)61460-8. PMID: 21924982.

[3]Tehrani H. Mental health stigma related to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in older adults. Geriatr Gerontol Int. 2020 Aug;20(8):796-797. doi: 10.1111/ggi.13985. PMID: 32639082; PMCID: PMC7361788.

[4]Chopra KK, Arora VK. Covid-19 and social stigma: Role of scientific community. Indian J Tuberc. 2020 Jul;67(3):284-285. doi: 10.1016/j.ijtb.2020.07.012. Epub 2020 Jul 15. PMID: 32825854; PMCID: PMC7362777.

[5]Grover S, Dua D, Sahoo S, Mehra A, Nehra R, Chakrabarti S. Why all COVID-19 hospitals should have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The importance of mental health in a worldwide crisis! Asian J Psychiatr. 2020 Jun;51:102147. doi: 10.1016/j.ajp.2020.102147. Epub 2020 May 5. PMID: 32473537; PMCID: PMC7199675.

[6]Yuan, K., Zheng, YB., Wang, YJ.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 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anxiety and insomnia in infectious diseases, including COVID-19: a call to action. Mol Psychiatry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380-022-01638-z

[7]财新:特别报道 | 新冠隐形伤痕:抑郁、焦虑和精神健康

策划制作

策划:塔盖 | 监制:Feidi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