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庐江县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全力推进林业增绿、增美、增效,让庐江山更绿、林更秀、水更清、民更富,加快绿色发展步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人民网》2022年07月12日讯)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中央从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鲜明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笔者认为,绿色发展是理念,更是实践;需要坐而谋,更需起而行。从绿色发展来说,无论是地方政府、法治、企业还是个人,我们必须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擦亮绿色发展底色,首先要有法治护航。“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绿色发展少不了法治护航。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始终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严格执法本身就是一种导向,也是地方政府的职责所在。要让违法者不再窃喜“成本”太低。要让过去那些关掉监控,数据造假,甚至公然抗法者,玩不了这些伎俩。在严控新增污染的同时,也要做好存量污染的处理工作,防止污染扩散。

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其次要在发展中利长远。“不环保,无未来”、“误了环保工,一生不轻松”。对于企业来说,不愿意在环保上投入无非就是考虑到前期的成本,但是与其后期被罚,还真不如早点投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随着政府治理环境问题力度的不断加大,侥幸心理还是早些收起来为妙。

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再次要动员全社会参与环保。“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发展,人人应为”。每个家庭和个人其实都可以也应该加入到绿色发展的洪流中来。不少人也已经在践行这样的理念。比如现在“光盘”的行动者越来越多了,电动汽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不少人出门旅行开始自己携带毛巾牙刷,生活中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从适度消费到绿色出行,都是在为绿色发展做贡献。我们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

擦亮绿色发展底色,最后要提升环保在地方政府考核中的权重。“绿色发展是系统思维、共赢思维、导向思维,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地方政府来说,首先应致力于寻找和确定适合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的绿色发展道路,做好地方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是先导,规划是引导,规划也是方向。绿色发展规划需要着眼长远,需要高效清洁,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执行。(作者:屈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