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人的情结。

诗必盛唐,繁如盛唐,明若盛唐......

唐朝,

是中国人心中永存的盛世,

是中国人魂牵梦绕的盛世,

所以,梦回唐朝。

唐朝,和合兼容,开放自信。

史书上记载的如何八方来客,如何盛世空前,不胜枚举,此处无需赘述。

故此,仅以李白一首《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论之。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唐·李白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

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

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由来贱奇璞。

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

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

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读题便知,这是一首答诗,是李白答王十二的《寒夜独酌有怀》。

先不用讲诗的具体内容,就能领略唐人的开放与自信。

王十二,这个名字,一听就很不诗人,何许人也?Who cares?连诗家都懒得去考证。其实他是李白的朋友,给李白写了一首《寒夜独酌有怀》,李白写了这首诗以答。

王十二,真自信!

王十二写诗给李白,是王十二的自信,是唐人的自信。

李白,那是谁啊?唐代的头号大诗人,诗界的顶流,诗人的天花板。

这就好比给娱乐圈顶流发照片问自己帅不帅。没人敢那么自信,只会大喊一句“命给你!”

这就好比一个博士给学术界大牛发了一篇自己的论文问写得怎么样。没人敢那么自信,只会在学术大牛来开讲座时拼命鼓掌,并点头诺诺地称“是是是,对对对。”

这就好比各类多如牛毛的专家在发表宏篇大论时,你说我有一个不同的看法。没人敢这么自信,只会频频点头说“高见高见。”

可王十二不怕李白的权威呀,可不管李白顶不顶流,可不管他得没得到过唐玄宗的特权优待,李白再怎么仙人,怎么牛得飞起,他李白只是我的朋友而已。写首诗给朋友,自然之情,何必思前顾后?

李白也不会这么想——王十二?他是谁啊?我可是唐诗界的顶流,天花板!他给我写诗?是要李门弄诗吗?他不是应该来要签名吗?不是应该忘情地大喊:“命给你”吗?不是应该点头诺诺地称“是是是,对对对”吗?不是应该频频点头说“好诗好诗”吗?

李白可不是当今各类多如牛毛的专家,也不是什么顶流天花板,

这些专家顶流天花板,更不是李白。

所以,李白并没有这么想,更没有那么做,而是认认真真地给王十二答了诗。

此诗的前八句,根据王十二的来诗,借用了东晋王子猷造访戴安道的典故来暗示两人的友情,写了王十二想念自己的情景。王十二又与王子猷同姓,王子猷与戴安道都是东晋时期的名士,李白借此来暗表王十二与自己的品格高洁。

李白称赞王十二诗兴大发后,天地亦为之动容,浮云收卷,孤月悬空,银河清澈,北斗错落,月光皎洁,井变成骷髅金井,连井的栏杆都变成了霜白的玉床。

这是李白的开放,是唐人的开放。

借着这美好的景象,李白向王十二倾吐心怀。

两句“君不能”,写出了那些小人投皇帝所好得势之后的丑态,暗讽那些进谗言以致李白被贬出京的小人。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写出能者士人不受重用,朝廷不听忠言的境况。

接下来,李白就不再暗指,谪仙人开始了点名批评式的“仙人指路”。

“董龙更是何鸡狗”,董龙,是前秦君主符生宠臣董荣的小名,李白借此人来暗指唐玄宗宠信杨国忠、李林甫之流,直接骂出这些小人算什么鸡狗东西。“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李北海、裴尚书,即北海太守李邕、刑部尚书裴敦复,都为李林甫所忌,最后都被李林甫所害杖死。索性也不再暗指暗讽了,直接点名,豪气冲天,胆气过人,李太白,敢直白,真直白,诗仙本性展露。

如此直白,就差指名道姓地指着鼻子骂了,这么多敏感字眼,竟然没有文字狱,对比清朝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兴的文字狱,唐朝已足够清明开放。

这是唐人的自信,这是唐朝的开放。

李白,对与王十二的友情深度足够自信,敢在答诗中针砭时事。想想当今,有多少人的前途命运毁在了朋友的手机录音录像里,可惜了他们的朋友都不是王十二。

这是唐人的自信,这是唐朝的开放。

王十二,作为一个“素人”,也没有拿着这首答诗去“曝光”李白这个顶流红人,更是难能可贵。

这是唐人的自信,这是唐朝的开放。

王十二与李白,一对一答,彰显了唐人文化的自信与开放。

王十二与李白,一素一红,彰显了唐人人情的自信与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