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史异闻录 第六章 太真幻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史异闻录 第六章 太真幻境

【道士招魂明皇会贵妃】

马嵬驿兵变后,明皇朝夕思念贵妃,形神憔悴,恰有名叫王舟的道士,说有李少君的法术(古代的道士招魂术),明皇极为厚待,希望能够再次见到贵妃,这样就算死也无憾了。

只见道士从衣袖中拿出笔墨,系上细长的黄色绢纱,口中念咒,走笔画出一幅女人像,就像天师画符,只是一个人的形状而已。

马嵬驿兵变贵妃赐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嵬驿兵变贵妃赐死

他让明皇斋戒后怀里揣着人形符,闭目凝神,心里想着过去与贵妃在一起的情景,连续三天三夜不可懈怠,三日期到,道士说:"好了"。 明皇拿出人形符再看,已然是贵妃的真实面容,明皇非常高兴,道士笑道:”不急,请安排五色纱帐,设祭坛供起来。“,要了二十四名年龄在十五六岁聪慧端庄的女子一起咏唱子建《步虚词》。道士又再次焚符念咒,吐纳烟雾于人像之上,然后又令这些女子也依样为之,一直到黄昏时分,请明皇自己拿着蜡烛亲自步入纱帐之内。

道士先以五色石给明皇看,叫做衡遥石,然后取少许研磨成细粉,再跟其他各种药材混合,做成蜡烛,外面画五色花,叫做还形烛,待明皇秉烛入帐,道士让其他侍女全部从帐内出来,反光金色大门,用大锁锁起来,于是看到贵妃在纱帐之中见到明皇而哭泣道:”您作为天下之主,却不能够庇护一个弱女子,你又有何颜面跟我见面呢!在沉香亭下,月亮之下的誓言又到哪里去了!“明皇也哭泣道,马嵬坡之变,完全出于意外,明皇然后说了很多话,贵妃得以少许释怀,与明皇极尽缠绵,更胜往日,临了,把臂上玉环拿下套在了明皇的手臂之上。

道士招魂再续前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士招魂再续前缘

天还没有亮,道士开门道:“需要离开了!“,待明皇走出纱幔后回头再看,人已去不复见,只有玉环在自己手臂之上。道士告知明皇贵妃已经羽化成仙,现在是某个山洞修炼,有很多的秘密,不好言明。

【长恨歌道士蓬莱拜玉妃】

白居易《长恨歌》描述道:太上皇追念贵妃不能自已,恰巧有位道士叫杨通幽,从蜀地而来,知道太上皇思念贵妃,便自荐说有李少君的法术。玄宗大喜,诏令他招来贵妃的精魂。这位道士用尽他的法术去招寻,贵妃的精魂竟然不至。这道士又能神魂游荡,驾驭云气,便越出天界,深入地府探求,竟然也不见贵妃的精魂。道士又旁求四方上下,到最东边,渡过大海,跨越蓬莱仙山,只见最高峰上,有许多楼阁。来到它们面前,只见西厢下有一洞门,朝东,门关着,门额上写着“玉妃太真院”几个字。

唐明皇和杨贵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明皇和杨贵妃

方士抽下发簪敲门,有双鬟童女出来开门,方士觉着冒昧,还未及说话,双鬟童女便转身回去。一会儿,有位碧衣侍女出来,问方士从何处来。方士便称自己是天子使者,并告诉碧衣侍女自己前来的使命。

碧衣侍女说:“玉妃刚刚睡下,请稍待片刻。”过了一个时辰,碧衣侍女请方士进入,并指点说:“玉妃出来了。”但见玉妃头戴金莲冠,披着紫绡佩巾,佩着红玉佩,踏着凤鞋,左右侍女七八人。玉妃向方士拜揖过后,便问讯皇帝是否平安,又问天宝十四年以来之事。说完,现出满心的忧郁,指着碧衣侍女,叫她取来金钗和首饰盒,将金钗折成两半,一半交给使者,说:“为我感谢太上皇,谨献上这些东西,望它能寻回往日相爱的情意。”

贵妃羽化落蓬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妃羽化落蓬莱

方士将告辞离去,脸上现出并未满足的神色,玉妃便征询他的心意,方士便又上前跪下说:“请求告诉一件当时与太上皇相关之事,这事别人不知道,回去好让太上皇验察。不然,恐怕这半支金钗,只会使我担上欺瞒皇上的罪名。”

玉妃茫然退步而立,若有所思,然后慢慢地说道:“在天宝十载的那一年,我侍奉太上皇在骊山宫里避暑,正值七月之秋,是牛郎织女相会的那天晚上,太上皇依靠着我的肩膀远望,因仰天感叹牛郎织女之事,我俩遂相互吐露心中誓言:"愿世世为夫妇。" 说完,我俩拉着手各自呜咽不已。这件事只有君王自己知道。”

接着,玉妃又悲伤地说:“由于有此念头,我将不得在此居住,又将堕入下界,并要再结后缘。或升入上天,或再世为人,我都决意要同太上皇相见,像从前一样地相依相爱。”又叮嘱道“太上皇也将不久于人世,唯愿他自己珍重,不要苦了自己。”

使者回来,将事情一/一向太上皇奏明。太上皇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感到非常悲伤。

文化解析

1、少君术:汉代方士李少君自称能召致亡魂,曾用石刻汉武帝所爱李夫人的像,放在轻纱幕里,远远看去,形如生时。事见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上》。后来都以“少君术”泛称招魂之术。 唐沈佺期《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犹凭少君术,仿佛睹容辉。”

2、天宝十四年:唐755年,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天宝十四载,天宝十四年,唐玄宗统治,安史之乱爆发。年底,马嵬驿兵变,贵妃被赐死,在此应指马嵬驿兵变之后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