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范,我还是觉得这个项目要试着争取一下呐,回山路太窄了叫他们游客怎么好爬上去嘛,而且这大热天的......”

村支部就在大马路边上,大门敞开。走近门边,没见到人,倒听见屋内一角传来人声。屋内陈设简单,服务柜台笔挺的一排,工作簿、文件整齐摆放在上面。门外是三十多度的高温,门内一台风扇吹着风。

“嗯......嗯!范书记是哪位?我们昨天有打电话来,有点问题想请教书记......”

“这位就是书记呀!”有村干部笑道,拍了拍身侧一个有些瘦弱的老爷爷。

老爷爷皮肤晒得黝黑,干瘦,方框眼镜,皱纹散开。

老爷爷起身走来,乐呵呵的脸上皱纹舒展开来。“是工商大学的同学吗?你们好哇!我是范家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民书记,怀农民忧乐

农民书记,怀农民忧乐

“我今年66岁了,已经在书记这个位置上干了三十年了。”范书记表示。桃源村这个村的党支部践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忧后乐”群众工作法,并将此作为桃源村基层治理不变的理念。范书记介绍到,桃源村将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体系与“先忧后乐”群众工作法有机结合,基层治理取得良好成效。几年来,村里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年年被评为全乡的“平安村”。

望着一旁墙上挂着的流动先进锦旗,范书记充满了自豪。“我们没有别的,就是脚踏实地帮老百姓们把事情办好,让日子过好。”在桃源村,每个党员因地制宜服务好十来户农户,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需求、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就是要努力让群众满意哇,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老祖宗范仲淹就是这样做的。”谈到范仲淹,范书记兴致盎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宰相要做到,基层书记更要做到呀!”范书记表示,村里干部平常的工作就是“听忧”,平常的心态就是“怀忧”,村民有什么诉求,村里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怎样才能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这些问题时刻挂在范书记心头,也成为他奔走在村间地头三十多年如一日的动力。“必须要有忧患意识的,这点我们桃源就做的很好,你们看其他村哪个没有欠一点外债?我们村这几十年,就没欠过一分钱。”三十年来从未赤字,这就是范书记对桃源的承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廉以立身,追政风清明

廉以立身,追政风清明

“防腐倡廉不折不扣,勤政为民实实在在”、“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在桃源村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警示语分布在角角落落,传递着满满的反腐倡廉正能量,而这也正是范书记在任期间始终保持的作风——不以权谋私,办事公正廉洁。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桃源村一直都在宣传着廉政思想,村委会会利用排舞队、威风锣鼓队、腰鼓队等文艺宣传队伍,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大力宣传廉政文化。同时,桃源村依托范仲淹后裔迁居地的优势,收集、整理范仲淹廉政故事,翻修范氏宗祠,设立廉政文化长廊,将廉政与古色相结合,在桃源村营造清廉氛围。值得一提的是,于2016年,范氏宗祠被评为县廉政文化基地,此次评比突出了范书记在廉政方面的落实。

“作为村干部,就是要把村当作自己的家来管理。”范家兴书记的话很是质朴。自上任以来,范书记每年组织召开2次村民大会,汇报一年来村庄发展情况,并定期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布财务及其他各项事务,自觉接受村民监督。范书记每年至少召开5次党员大会,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并严格履行入党程序。对于千元以上项目就要公开招标,采用党员现场监工、村民施工的方式,实行“三议三公示”,同时规定所有项目村两委干部及其家人亲戚均不能“染指”。当谈及到对桃源村未来建设愿景的时候,范家兴书记的目标很明确,他表示,将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努力创建廉政文化示范村。而正是他这样一直以来对廉政的倡导,才使得桃源成为一个廉风之乡。范书记以这样长久的坚守,诠释着范式精神的内涵,打动了众人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勇于创新,谋长远发展

勇于创新,谋长远发展

上任之后,范家兴书记决定发展名茶产业,他与村民一起裁苗施肥,于是便有了现在号称“江南最美茶园”的中山堂茶园。虽说是茶园,但又不局限于茶叶本身,对于如何让一块田种出文化,范书记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书记提到,桃源村曾和省农科院合作,引进“波斯菊”“向日葵”等不同花期的花种来增添观赏性。在此之后,这个一年只“花开两月”的小村庄,一下子变得四季花团锦簇,月游客量猛增到上万人。“山上下来,包括所有田间小道,全部是人山人海,来往等待的车辆都有5公里长。”范书记兴高采烈地说着,幸福的神情展现在他的脸上。但“好风景”的效益并没有长久持续,范书记很快发现,虽然游客数量增长,但最终却留不下游客。于是他想到单拥有旅游资源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新的产业。为此,他邀请了专业团队规划设计,抢修山路、翻新农宅,新建了18座以休闲养生为主题的精品民宿,同时又开辟了“体验式”农耕文化园,注册统一的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了一条以生态休闲养生为主的文旅产业链,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在交谈中,范家兴书记反复提到创新的重要性,无论是使茶园多样性还是改造民宿,每一处都体现着范书记的主张:实地考察,发现桃源村可利用的资源,利用资源为村谋福;拥有长远的目光,不局限于现状,努力打造风景胜地;出现问题,另辟蹊径,创造了新的文旅产业链。不仅是对村庄的改造,范家兴书记自己也是不断地进步。在采访中,书记说到他自己会经常在外学习,有时候是在大学学习理念,有时候是在外地学习方法、汲取经验。对此,范书记用“学无止境”总结。“人不应该止步于前,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为村子带来更好地发展嘛。”身为乡村振兴的见证者,范书记比任何人都懂得创新带给桃源村的变化有多大,上任已有三十年的他一直在不断地改善桃源村,让桃源村能够拥有今天这番盛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山堂茶园你们还没去过吧?我带你们去。”拍合照时显得格外羞涩腼腆的范书记在提起桃源村的名胜时,自豪又迫不及待的样子有如孩童一般可爱。在书记的盛情邀请下,我们走出村支部,跟随书记踏上了一条石板路山道。古道蜿蜒,山石横亘右侧,山溪流淌左下。满眼翠绿树影,耳畔充盈蝉声鸟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几十年前上学都要走的山道......以前没有石板,难走的。现在多漂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大石头下面,这些撑着的树枝......寓意吉祥。男孩女孩都可以找根树枝来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们看这个亭子对联,就是我堂弟范家进写的。刚刚介绍过他噢,是你们大学的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就是桃源村!等会儿过来我这里吃中饭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书记是开化县长虹乡桃源村人,是范仲淹的后代,是农民的书记。是奋斗数十载为人民的平凡人,是我们尊敬的书记爷爷。

桃源很美,那是一种不加修饰的质朴之美。在职三十年,范书记是桃源这片土地的儿子,他的一切付出一切努力也都是坦坦荡荡真真切切踏踏实实的,为了家乡,为了人民。心怀桑梓忧乐,廉政自持、勇于创新,这就是基层村干部的担当,这就是任时光冲刷永不会磨灭的赤子心魂。

图文:叶赛华、毛以恒、施雨嫣

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团委“百年青春,绘梦长虹”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