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15日),第十一届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苏州高新文旅集团限量发行的核雕《苏州园林》、《十八罗汉头》数字藏品在线上线下多场景发售,这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核雕首次发行数字藏品,也是数字藏品与线下展览的一次有益尝试。

数字藏品亮相 聚焦国家级非遗“苏州核雕”

据了解,苏州(光福)核雕《苏州园林》、《十八罗汉头》数字藏品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光福核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建明同名核雕作品转化而来。其中《苏州园林》作品以苏州10大园林为题材,分别刻有狮子林、拙政园、网师园、留园、西园、虎丘、耦园、沧浪亭、寒山寺和盘门共10景,以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假山流水、围廊小桥为形式,在方寸之间展现苏州园林的风采。该核雕作品曾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中艺杯”优秀作品评比金奖、首届中国(苏州)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届苏州文博会以“数字赋能·创意之都”为主题,以数字文化为核心,围绕文化产业展示、项目招商、产品交易和业界交流四大功能,线上线下同步办展,线下展览为期2天。光福核雕数字藏品的发放是本届苏州文博会以数字赋能非遗文化传承的创新举措,在解锁非遗持续传承力的同时,让更多艺术品爱好者、收藏者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助力更多人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发展者。

数字藏品IP赋能 创新跨界“多元”合作

本次限量发行的两款核雕数字藏品,由苏州高新文旅集团子公司苏州合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梁源数字艺术团队联合出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抢抓“元宇宙”风口,推进数字技术和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苏州高新文旅集团于2022年年初推出数字文旅项目。目前,已经与多个国内头部数字藏品宣发平台合作,未来将致力于推动将苏州乃至全国的非遗艺术品铸造成数字藏品,将非遗传承引入新的赛道,提升传统文化传承的大众参与度。同时,还将同步与景区、街区、服饰、游戏、文具、文创、盲盒等众多异域业态合作,打通非遗数字藏品IP的线下场景应用,将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传统非遗转换为生产力,让非遗IP多维赋能。与此同时,苏州高新文旅集团还将引入高校资源,从顶层设计上推动非遗数字藏品项目的发展。

线上、线下结合 多场景助力“非遗”产业

据了解,苏州高新文旅集团将建设全国首个非遗数字藏品宣发平台。这一平台不仅是数字藏品的发行平台,还将邀请非遗大师工作室入驻,将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藏品赋能更多线下场景和异域业态,从而建立起非遗与“Z世代”以及元宇宙沟通的桥梁。

同时,苏州高新文旅集团将利用集团所属载体资源,建成线下非遗数字藏品展厅,通过VR、裸眼3D等技术形式进行呈现,实现非遗宣传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