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欧盟跟俄罗斯已经就解决加里宁格勒州货物过境问题达成一致,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因为立陶宛并不情愿执行欧盟的决定。围绕加里宁格勒州货物过境一事,暴露出了越发明显的欧盟裂痕。

上个月开始,立陶宛方面就以遵照欧盟对俄制裁令为借口,切断了制裁清单上的货物从俄罗斯本土过境运输到飞地加里宁格勒州。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的一块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飞地,是俄罗斯最靠近西欧的领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是,这块飞地跟俄罗斯本土之间隔着立陶宛,从俄罗斯本土想从陆路运输货物到加里宁格勒州,就必须过境立陶宛。立陶宛这个国家自从独立后,始终跟俄罗斯不友好,特别是近年来加入了欧盟和北约,更是自认为有了美国和西方的撑腰,对俄罗斯的立场更加强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立陶宛禁止俄罗斯货物过境的理由是,很多货物被列到了欧盟制裁俄罗斯的清单上,根据欧盟的规定,这些清单上的货物禁止经由欧盟国家出口给俄罗斯。看起来立陶宛给出的理由似乎是冠冕堂皇,但其实经不起推敲,从俄罗斯本土到加里宁格勒州的交通运输属于是俄罗斯国内的交通运输,跟欧盟国家对俄罗斯的出口根本就没关系,一个是国内交通,国内贸易,一个是国际运输,国际贸易,完全是两回事。

况且根据立陶宛加入欧盟时,欧盟跟俄罗斯达成的协议,俄罗斯有权经过陆路向加里宁格勒州运输物资。现在立陶宛的这番操作,明显是自己在故意找茬儿。果不其然,随着俄罗斯和立陶宛围绕过境交通问题的争端越来越激烈,火药味越来越浓,欧盟坐不住了。欧盟要求立陶宛恢复俄罗斯的过境交通运输,而且开始跟俄罗斯就加里宁格勒州的货物过境开始谈判,而且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据俄罗斯媒体援引俄方高级人士的话讲,这次达成的文件让俄罗斯方面完全满意,而且欧盟方面表示,在欧盟即将出台的第七版制裁方案当中,俄罗斯本土与加里宁格勒州之间的货物流动会被列入例外条款。

欧盟是跟俄罗斯方面达成一致了,可现在立陶宛方面还是不愿意给俄罗斯的过境运输放行。立陶宛方面先是把借口又换成了,对于欧盟方面现在跟俄罗斯达成的文件存在不同意见,立陶宛现在想要把事情拖到欧盟第七轮制裁方案。要知道第七轮制裁方案要想获得通过,必须得到欧盟各成员国的一致同意,而立陶宛本人就拥有否决权。如果立陶宛还想继续阻挠,那从理论上是完全做得到的。随后,就在节目录制的时候,最新消息说立陶宛同意放行铁路运输,但是会加强检查。现在看来,这件事情并不是到这里就能画上个句号,未来立陶宛很可能还要拿这件事情为一个讨价还价的筹码,跟欧盟要到更多的好处。

前几期节目咱们就讲,立陶宛制造出这个事端绝对不是单纯为了所谓的遵守欧盟对俄制裁,而是另有所图。立陶宛既是欧盟成员国,同时又是北约成员国,在国际事务中紧密追随大洋彼岸的美国。在外交立场上,立陶宛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更多的是美国的小跟班儿,而不是欧盟的成员国。这次对加里宁格勒的交通封锁背后很明显有着美国人的黑手。

众所周知,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和北约在欧洲的存在感暴增。美国成功的利用俄罗斯这个所谓的共同威胁绑架了欧盟成员国,成功的用俄乌冲突把当前欧洲的主题从经济发展替换成了安全战略,很显然欧盟是个经济组织,北约是个军事组织,这种主题的替换就意味着北约成为了欧洲的主角,欧盟靠边儿站了。北约谁说了算?当然是美国。

在这个替换的过程中,美国最得力的干将就是立陶宛、波兰等国,这几个东欧国家,既是北约的新成员,也是欧盟的新成员,它们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在安全和外交上紧密地跟北约保持一致,跟美国老大保持一致。所以我们看到,在欧盟内部,凡是在涉及俄罗斯的议题上,蹦跶的最欢的都是这几个东欧新成员。它们在欧盟内部做了美国人的传声筒。这一次立陶宛的封锁行动一开始,美国就站出来力挺,而德国等欧盟国家都是劝和,希望能够妥善解决。现在欧盟都说不要制裁了,立陶宛还坚持制裁,到底是谁在幕后指挥,显而易见。

俄乌冲突爆发之初,欧洲各国都很震惊,也都感到了恐惧,那个时候美国的号召力和威望达到了最高。但是随着冲突的继续,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方案马上就要出到第七版了,涉及到的经济利益冲突越来越多,相应地内部矛盾也就会越来越多。欧洲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能源危机,制裁俄罗斯就必然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特别是冬季的到来,能源缺口会变得更大,社会影响也会更严重,现在德国就已经把天然气警戒等级提高到了第二级,再发展下去就要进行天然气配给供应了。而大洋彼岸的美国,还有立陶宛这种小跟班儿,它们却不会为能源危机而感到紧张。

美国它自身不需要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相反,它自己就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大国,把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踢出欧洲市场之后,空缺出来的市场份额,美国的页岩油页岩气还能分很大一杯羹,赚取到高额的经济利益。至于立陶宛这种小国,总共只有两百多万人口,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就很容易解决全国的能源需求,自然也不会着急。立陶宛是欧盟成员国里面第一个宣布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这个忠心表的,想必让美国老大心里很开心。这一次立陶宛又为急先锋,挑起本来不应该出现的跟俄罗斯之间的过境运输危机,让俄罗斯跟立陶宛这个北约成员国面临着冲突的风险,让在立陶宛有驻军的德国感到非常紧张,可美国却不着急,不但不劝和,反而在大洋彼岸继续拱火。

美国很清楚,德国法国这些欧盟的主心骨,同时也是北约的骨干,不会允许跟俄罗斯擦枪走火的风险出现,会采取一切手段避免冲突,美国自己并没有被卷入北约俄罗斯冲突中的风险。所以美国知道让形势焦灼紧张下去,只会让其他欧盟国家更担忧,更恐慌,对美国的心理依赖也就会更严重,而不会给自己带来真正的风险。随着冲突的继续和制裁的继续,未来围绕对俄制裁,恐怕欧盟内部还会出现更多的矛盾和冲突,而这些矛盾和冲突很可能带来欧盟的被架空,北约的进一步强化,美国对欧洲控制力的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