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5日),第二届苏州·中国文化产业峰会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峰会聚焦数字文化,汇集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数字文化集团、阿里巴巴大文娱和泡泡玛特等国内头部文化企业,共同交流分享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共商文化产业发展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峰会主要关注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亮点和投资热点,集聚国内文化产业头部资源,发布行业前沿趋势,分享产业创新理念,以此促进行业内人脉汇聚、观点交流、经验互通、资源整合,共同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苏州既有坚持传统文化的初心,又有引领时代浪潮的创新。如何用好苏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数字经济时代抢滩登陆。峰会现场详细解读了苏州文化产业招商政策,围绕苏州城市规划和资源特点,全方位阐释了苏州丰厚的产业资源和广阔的产业前景,并对苏州制定发布的一系列文化产业优惠政策进行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文化产业发展坚持高位布局、高标起步,树立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的思路,聚焦动漫、游戏、影视、网络文化等核心领域,在优化产业结构上下功夫,积极推动苏州文旅数字化建设。同时苏州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规模,扩大市场主体奖励范围,努力营造综合最优的政策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齐心创业的工作环境,持续擦亮苏州最舒心的营商服务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文化产业而言,数字化早已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题’,而是关乎长远的‘必修课’,更是应对疫情影响、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必选项’。”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强表示,在技术进步、社会变革、疫情常态化的形势下,产业数字化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党委副书记周广明看来,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痛点主要是建立平台,要有创新性、融合性和共享性。他说:“文化数字化要有营销、体验、内容的创新,才能吸引更新、更多的文化消费群体,它不是一味地要求突出数字技术和高科技的应用,而是要将技术与内容有效融合,通过技术的应用实现文化的再创作和深度创作,还要求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拓展文化消费方式,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更优质的文化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中数集团、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华江文化集团等重点文化企业围绕数字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变革、城市级文旅文博文创产业的应用等议题,通过多场主题演讲、巅峰对话等系列活动,分享文化产业发展最新的观点、理念,以及对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展望,为与会者奉上了丰富的文化大餐。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萧寒在会上作了《从故宫“修文物”到苏州“学非遗”》的主题分享,为苏州非遗的数字化打开了全新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年初,苏州市成立了苏州市文化产业管理运营公司,同期设立了苏州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一年多来,苏州努力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推出新的文化阵地、产业项目、文艺精品,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都得到了持续提升。当下,苏州正在抢抓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机遇,不仅要推动实现文化产业倍增,还将坚定不移地把文化产业打造成苏州的地标产业、支柱产业,不断开创文化产业发展“新蓝海”。目前,包括网易、大麦网等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将目光聚焦在苏州,笑果文化、开心麻花等知名文化企业已经选择在苏州落户,正是基于苏州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底蕴,看好苏州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