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不仅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保持粮价基本稳定是保障我国人民生活稳定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我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粮食消费和贸易大国,近年粮食进口量逐年增长。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21年1-11月,我国粮食进口量创历史新高,累计进口粮食15094.3万吨,同比增长19.7%,其中小麦、玉米、稻谷及大米的进口量分别为883万吨、2702万吨、43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8%、199.4%、96.8%。

大量的粮食进口使得国内外粮食市场联系增强,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我国粮食进口支出,而且通过其对国内粮食价格的传导给国内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和粮食生产决策带来重要影响。当前变异新冠病毒仍在扩散,世界经济虽在复苏但并不稳定,全球面临食品通胀加剧的风险。

2021年国际粮食价格在小麦领涨下震荡上升,大米、玉米、大豆的价格呈现前高后低走势(见图)。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21年11月FAO谷物价格指数平均141.5点,环比上涨3.2%,同比上涨23.3%。国际小麦价格(美国2号硬红冬小麦美湾港口离岸价格,下同)在经历2021年上半年的震荡行情后,自7月开始连续4个月上升,11月升至2012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11月国际小麦价格378美元/吨,环比上涨7.8%,同比上涨37.5%。

2021年上半年国际小麦价格的震荡行情主要反映了市场对俄罗斯提高小麦出口税带来的影响以及美国和欧盟作物收成前景预期的不确定性;下半年国际小麦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小麦减产导致市场供应紧张,特别是加拿大、俄罗斯、美国等主要小麦出口国高质量小麦供应减少,带动了全球小麦价格上涨。

2021年上半年,受进口需求强劲以及南美因干旱导致玉米产量预期减少的影响,国际玉米价格(美国2号黄玉米美湾港口离岸价格,下同)自年初一路上涨至5月份的高点304美元/吨,并创下2013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从6月开始,由于市场对美国、巴西、阿根廷等玉米主产国的季节性供应增加的预期以及港口货运紧张的缓解,国际玉米价格出现连续4个月的下降,9月国际玉米价格降至235美元/吨,比5月下降22.7%。

之后受生产成本涨价和进口需求影响,国际玉米价格已回升至略高于年初时的价格水平。11月美国2号黄玉米出口价格249美元/吨,环比上涨4.6%,同比上涨29.1%;10月乌克兰玉米出口价格276美元/吨,环比上涨4.2%,同比上涨25.7%;10月阿根廷玉米出口价格246.5美元/吨,环比上涨2.5%,同比上涨13.3%。

因市场对泰国和越南大米供应的担忧以及主要进口国特别是中国和菲律宾的进口需求,2021年初国际大米价格承接上一年的涨势,并于2月份达到自2012年9月以来的历史性高点。之后,由于运输成本上升以及集装箱短缺导致的贸易疲软以及越南、泰国等大米主要出口国的季节性供应增加,国际大米价格逐步下跌,8月份跌至年度的最低点。

9月以来由于市场对高品质大米需求旺盛,国际大米价格止跌回升。香米和粳米价格连续3个月上涨,11月香米和粳米价格指数分别为85.9和108.1,环比分别上升了1.7%和3.2%。11月FAO大米价格指数平均99.9点,与10月持平,同比下降8%。从全球大米主要出口国看,虽然各市场大米价格比2020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不同市场大米价格表现存在较大差异。

越南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缓解带来的交易活动增加,其大米出口价格自9月以来连续2个月上涨。11月越南25%破碎率大米出口价格399美元/吨,环比上涨3.9%,同比下降10.6%。印度由于卢比兑美元贬值以及新作物收获临近,11月印度25%破碎率大米价格下降到近12个月的低点334美元/吨,环比下降4.8%,同比下降2.6%。

泰国因大米需求疲软以及泰铢对美元贬值对米价的抑制作用抵消了因洪涝灾害导致大米减产对米价的助涨,近期大米价格相对稳定。11月泰国25%破碎率大米价格394.3美元/吨,环比上涨0.3%,同比下降17.8%。

国际大豆价格(美国2号黄大豆鹿特丹CIF价格,下同)自2021年1月份的576美元/吨一路上涨,至5月份达到自2012年10月以来的高点647美元/吨,之后因进口需求减弱以及市场对大豆因种植面积扩大带来的产量提高的预期,国际大豆价格一路下行,目前已跌破2021年年初的价格水平。

11月国际大豆价格为551美元/吨,环比下降0.2%,同比上升10.1%。近几个月的大豆价格下跌主要是大豆市场供应比较充足、需求相对疲软。从供应方面看,北半球大豆季节性收获抑制了价格上涨;从需求方面看,中国低于预期的大豆压榨需求减少了大豆进口需求。